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是使其终生受益,尤其是刚接触学习的一年级学生。但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个问题于我们教师而言责任可谓是重大。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一年级是儿童最易形成各种习惯的时期,这一阶段中,教师以及家长应重视和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其能力和性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数学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就是培养小朋友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内涵不但很丰富,其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所以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培养学生如下几点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一、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在一年级课堂上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小手林立,小学生们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但是,他们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表达,以致于有的学生一再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已有明确提示,可他还陷在自己的错误思维中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刚入学时只在意自己的想法,想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而造成上课随意插话的习惯,这往往使他失去吸取别人经验的机会,甚至更严重的导致听课效果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们一年级的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来纠正他们以前的不良习惯。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一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耐心,不随便插话,要听完别人的话,才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要分析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然我们的告诉要重复几十遍或几百遍,但别嫌麻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就得天天说,它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但一旦形成,课堂教学会非常轻松而有效率。
同时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课堂形式多样化,语言生动有趣,条理清晰,使课堂引人入胜。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语速、声高的不同来加以区别。小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比较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要适时地组织几个活动游戏的**,不断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动脑多思的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
孩子是有惰性的,特别是有一批孩子听讲而不动脑,而数学光听是没有用的。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从小养成学生动脑思考的数学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一年级孩子天真胆大是一个好契机,我觉得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其动脑思考的欲望,进而逐渐形成好习惯。
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有人说只有“笨”老师才能教出天才,因为这样的老师总在问为什么,也只有他的学生总在想为什么,所以这样的学生越来越聪明。因此我们也可以装得“笨”一点,总来问一问为什么,你的学生也会想积极地教你,动脑他才会学习。
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③操作交流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动手中领悟道理,不仅在操作中不断感悟和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动手活动,他们更愿意交流和动脑,就像小孩摆积木一样,在他们的世界里,会发现我们教不到的许多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