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书第二课的第三个问题是怎么的??

2025-01-20 14:58: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同步训练 中国现代诗三首 ★同步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两节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式技巧。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是比喻。“移就”是把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手法。“荡漾”本是描写水的,在这里却用来形容“艳影”,这里采用了“移就”手法。 【答案】比喻、移就。 2.写出两节诗的韵脚 。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韵律美。第一节诗偶句押韵,押“ɑnɡ”韵;第二节诗偶句押韵,押“ɑo”韵。押韵的字是:娘、漾、摇、草。 【答案】娘、漾、摇、草 3.“招摇”“甘心”有什么深意?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做此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问的是“深意”所以不能答词语的本义或常用义。对词语深意的挖掘,需考虑诗人在诗歌中所渗透的感情,这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答案】“招摇”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深刻地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眷恋。 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第三、四两句的修辞是 。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式技巧。把夏虫赋予人格“为我沉默”,是拟人。“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中,“沉默”既在前一句的末尾,又在后一句的开头,是顶针。 【答案】拟人、顶真 2.诗歌在韵律上具有什么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韵律美。这是一首新诗,不注重外在的形式格律,而有意突出自然音节,让优美的韵律随着心灵的歌唱而自然流出,注重的是内在的韵律美。 【答案】注重诗歌内在的韵律美。 3.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主观性问题。诗人留学剑桥,对剑桥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要走了,怎不生留恋之情!诗歌对“夏虫”“金柳”“青荇”等的抒写,就渗透着这种感情。 【答案】对康桥的离情别绪。 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1.给第一句划出节奏。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自然音节。对音节的划分,不能靠语感,依靠的是语句的含义,以义划分是正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语句的语法结构。 【答案】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2.“死水”象征着 。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象征义。做这个题离不开对整首诗歌的思想意义的理解。诗歌是借对死水的诅咒,来诅咒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黑暗的现实。“死水”是由“丑恶”“开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这些文字表明了“死水”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现实。 【答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亟待变革的旧中国 3.“绝望”一词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主观性问题。把当时的社会比作“死水”,“让给丑恶来开垦”,说它造不出像样的世界。这表明诗人对当时的社会不抱任何希望。 【答案】对军阀统治的社会不抱任何希望。 4.“丑恶”指什么?能造出个什么世界?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及其对诗歌的整体理解能力。做这个题要结合着诗歌的时代特点来考虑。诗歌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情况,当时是军阀割据混战,弄得社会衰败不堪,生灵涂炭,所以这个“丑恶”当是指封建军阀。作者说“看它造出个什么社会”,实际上是说不会造出个像样的社会。 【答案】封建军阀;不会造出个好社会。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c)松明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1.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组是( )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理解的综合能力。细品全诗,可知:(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搭配不当。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庇护”搭配。比较四个选项,答案当为C。 【答案】C 2.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有些学生知道闻一多是个民主主义战士,知道他的诗集《死水》内容多抨击黑暗现实,因而在做题时不加考虑地选择B项。这是不正确的。本题题干已经提示: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即是为亡女而作,抒发的就一定是哀痛之情。所以,答案选A。 【答案】A 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依据上面对诗歌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拟,但不是这些事物都用了比拟了,A项以偏概全,也不正确。D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亡女紧相联系,是正确的。 【答案】C 二、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显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错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 【答案】D 三、对下面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盼 望 艾 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塑造艺术形象。 B.诗人选取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现出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了他们不同的追求。 C.诗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由盼望出发和到达,表现了海员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 D.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抒情诗,具有象征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追求的艺术写照。 【解析】此题考查从整体上理解诗歌。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概括了海员的日常生活,“喜欢”“高兴”两个词表现了海员对航海生活的热爱。 【答案】B 四、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画线一句怎样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的象征意义。做此题要结合着诗歌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来考虑。诗歌所反映的是日本侵华这一事实,日本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土地,所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正是诗人的愤怒与反抗的呼声。 【答案】象征受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土地。 2.诗歌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式因素。“我是一只鸟”是比喻,第二句到第五句是排比。 【答案】比喻、排比 3.表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性。土地被践踏,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土地,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诗人要变成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要把悲痛、愤怒与反抗表达出来。诗歌最后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句当是主题句。 【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五、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勃勃的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 【解析】此题考查词的语境义。“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顽强的意志,与“反抗着土地”呼应,不是“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