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讲,瓷器鉴定主要是从器型、纹 饰、胎釉、款式等各方面入手。
器型方面,应侧重于器物造型的古拙 、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 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 变规律。仅举玉壶春瓶为例,自宋代始创 至晚清民国,历朝均有制作,而风格却每 代都有变迁。
纹饰方面,也同造型一样,具有明显 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或 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 现,成为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例 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 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 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 来刻意仿效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 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 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 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 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 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 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 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清代、民 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 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 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 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 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 ,为清末民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 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 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 逼真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 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 。
最后,款识方面,历代更是千差万别 。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可以从研究 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瓷器款识相互比较 ,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 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识色泽的深 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 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总之,辨识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 不可。同时,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 器物一概乱加猜测。欲提高鉴定水平,首 先应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选出一些典型 的伪作赝品,经反复对比,切磋揣摩、积累经验。如此,对瓷器的真伪、年代,才能作出真知灼见的判定。
如果实在无法辨别,也可以找专家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