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确非常特殊,基本上所有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占优势的宗教,中国除了唐代佛教的兴盛之外,没有一种宗教有突出的优势。我认为原因有几个:
1. 中国大部分的宗教讲求的是“出世”,并没有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积极参与争夺政权。所有的一神教都强调政教合一以、唯一的真神,以及最后的救赎,它们的追寻者往往非常“入世”,在很多方面积极掌握社会甚至是国家层面的控制权。而早期进入中国的佛教,以及后来出现的道教并无此方面的能力以及野心。中国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从来没有过一种可以全方面解决人生问题而又不用“上山”的宗教。
2. 在宗教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已经找到了精神上的出路:儒教,而儒家的教诲足以致用,而且达到了很高的理论层次。儒家不只在哲学上可以满足高层知识分子,而且在平常衣食住行上可以满足一般的老百姓(这一点可以和希腊的哲学相对照,它满足了哲学家,但是满足不了普通人,所以给了基督教可乘之机)。所以当佛教,伊斯兰教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并不觉得十分有用。这一点可以和古罗马相比,如果古罗马的多神教足够提供精神依归,基督教也不可能最后征服整个帝国。同样,伊斯兰教和景教来到中国的时间也已经太晚了,它们甚至不能进入汉族的范围之内。
3. 中国的战乱并不比欧洲少,但是宗教始终不能占据主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已经有了精神依归。但是中国君权的强大的确抑制了宗教的发展,这个也可以和罗马帝国相比,在帝国皇帝掌握权力,政局稳定的时候,基督教往往是被压制的,中国也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宗教没有在朝代更替以及军阀混战的时候出头,我看也有些偶然的因素,以及我之前说的“出世”的宗教与世无争,并不想出头。
总括来说,可以用儒教早熟强大,其它宗教在中国的不成熟,来解释为什么古代中国无宗教能占统治地位。近代(1600年后),基督教才以一种强势宗教的态度进入中国(景教虽然兴盛过,但是未能进入汉人生活),仍然因为中国传统儒教的压制,基督教始终未能打破局面,而到19世纪之后,基督教本身在欧洲都几乎断了根。不过,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它在中国大陆以后的岁月里卷土重来,毕竟,宗教的代替品:儒教以及马列教都已经衰微了。
楼上各位说的有道理,但多是人云亦云.
我也说两句.个人认为有三个理由:总的说是自然和历史条件造成的
1自然条件.相对来说欧洲没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决定欧洲不存在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条件.(民族的多样性,缺乏大平原)而对大一统国家的君主来说,容忍拥有一个具有巨大势力的宗教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2历史因素.欧洲历史上的长期战乱是宗教存在的温床.罗马灭亡-文艺复兴(同期中国也有宗教的兴起,但拥有较强势力的君主及时扑灭了这些火焰,南北朝,唐均有佛道之举)
3综合因素.大一统国家选择了较平和且不影响君权的宗教-儒教,抑制其他宗教.中国的文明是早熟的,民族的融合减轻了宗教作为民族矛盾缓和剂的存在价值.
说句题外话tianyazj1987提到"成为中央君主集权的社会形态,加上中国人的奴性很重。"这句话不对中央君主集权的社会形态造成了中国人的奴性很重.其实这很好解释,春秋战国时商人是有大的影响力并存在自由的,到了明朝沈万三以成了君主眼里的泥人!
leungkwanpang提到“中国大部分的宗教讲求的是“出世”并没有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积极参与争夺政权。”这算不上初始原因,汉的五斗米,元末明教,清之白莲随有其政治成分但也算得上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宗教对政权的争夺。
在中国,自古以来,宗教都只是为统治者所利用的一种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而儒家思想则是一种执政纲领.孰轻孰重,可想而知.
这可以从东西方的政治观点不同上来看,东西方对君权的看法都是君权神受,但东方君权即神权,皇帝即是天之子,同时东方的宗教都以出世为主要思想,再西方的宗教思想从来都认为神在君上,而中国自古以来便认为天地有三皇,天,地,人三皇并立而教化万民
欧洲的中世纪就是神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就是神在人间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