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网约车已经合法化了。新政策明确了私家车可以作为网约车,基本取消了网约车巡游的限制。
2016年7月28日,《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从此,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私人小客车合乘也受到鼓励。
网约车合法化酝酿两年之久,其间经历不少曲折。2015年10月,《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其中拟定,网约车不得上街巡游揽客,网约车经营者需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实施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等。两份征求意见稿引发激烈争议。舆论认为,相关规定将事实上封杀私家车成为网约车的空间,割裂了出行市场,保护了旧业态,网约车将成为网络化的出租车。
而2016年7月颁布的网约车新政,则明确了私家车可以作为网约车,基本取消了网约车巡游的限制,允许采取灵活用工方式,行驶8年以上需退出网约车运营但不再强制报废,强化了出行平台的责任,取消了实施政府指导价或调节价的规定。这些变化,体现了网约车新政的立法进步。
扩展资料:
网约车重大的政策变动,立刻催生了专车市场的格局变动。8月1日,滴滴出行与优步全球就收购优步中国全部资产达成战略协议。
网约车合法化的博弈之所以剧烈,在于需要平衡的关系极为复杂。在监管层面,需要考量出租车业态的生存、城市道路负荷能力和社会稳定状况;在市场层面,需要弥补公共交通供给能力的不足,遏制出租车服务质量下降的趋势;而不同城市在出行方面面临的挑战也不尽相同。
网约车新政通过“开门立法”吸收社会意见,减轻了改革阻力。更关键的是,赋予网约车合法地位,为打破寄附于传统出租车上的利益格局,迫使出租车业加快改革创造了条件。
可以说,网约车合法化,展现了企业、市场、消费者和政府多赢的前景,实现了帕累托改进(即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分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种变革方式对于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成长,具有里程碑式的政策导向意义。
网约车合法化,表明中国在立法层面能够打开大门、吸纳社会意见,打破传统业态的利益格局,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不过,有条件的合法化仍在要求制度层面加以完善;滴滴和优步的强强联合也令很多人担心,可能产生限制市场竞争的反效应,这些都为网络经济的开放与规制带来了新的课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网约车合法化后的机遇和挑战
新规出台,网约车合法化,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对滴滴说万岁的证明是乘客,对滴滴说又爱又恨的证明是师傅,对滴滴又喊又骂的证明是出租车司机,能对滴滴观望又束手无策的证明是政府,无论怎样,希望大家公平竞争,和谐发展,有钱可以任性,但不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现在每个地方网约车政策都不一样,有的严,有的松,要看你问什么的地方的啦,你可以自己到这看看,地方的还是全国的政策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