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C6H6O,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是一种电解质。【中文名称】苯酚;石炭酸【英文名称】phenol【结构或分子式】所有C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O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剩余p轨道与苯环的大π键进行共轭。现代量子理论和现代测试技术表明:苯分子高度对称,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六元环是等边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长比普通单键短,比普通双键长。【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94.11【密度】1.071【熔点(℃)】40.3【沸点(℃)】182【折射率】1.5425(41)【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530。【性状】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因为被氧化而显粉红色【溶解情况】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等。易溶于有机溶液,常温下微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用途】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水杨酸等。作外科消毒剂消毒能力大小的标准(石炭酸系数)。【制备或来源】由煤焦油经分馏,由苯磺酸经碱熔。由氯苯经水解,由异丙苯经氧化重排。【其他】加热至65℃以上时能溶于水(在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有毒,具有腐蚀性如不慎滴落到皮肤上应马上用酒精(乙醇)清洗,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粉红色。在民间有土方用石炭酸来治皮肤顽疾,以毒攻毒,如用来治脚底起泡。编辑本段化学特性三维结构一种重要的苯系中间体[1]。又称石炭酸。低熔点(40.3℃)无色晶体,在空气中放置及光照下变粉红,有特殊气味,沸点181.84℃。对人有毒,有腐蚀性,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苯酚产量大,1984年,世界总生产能力约为5兆吨。苯酚用途广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目前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有磺化法、氯苯法、异丙苯法等方法。分子结构:苯环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O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占苯酚产量一半以上。此外,有相当数量的苯酚用于生产卤代酚类。从一氯苯酚到五氯苯酚,它们可用于生产2,4-二氯苯氧乙酸(2,4-滴)和2,4,5-三氯苯氧乙酸(2,4,5-涕)等除草剂;五氯苯酚是木材防腐剂;其他卤代酚衍生物可作为杀螨剂、皮革防腐剂和杀菌剂。由苯酚所制得的烷基苯酚是制备烷基酚-甲醛类聚合物的单体,并可作为抗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石油产品添加剂。苯酚也是很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磺胺药等)、合成香料、染料(如分散红3B)的原料。此外,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苯酚俗名石炭酸,分子式C6H5OH,比重1.071,熔点40.3℃,沸点182℃,燃点79℃。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特殊气味(与浆糊的味道相似)。置露空气中或日光下被氧化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酸性极弱(弱于H2CO3,即碳酸),有毒,有强腐蚀性。[皮肤接触纯PhOH会变白,然后变黑,腐蚀性极强,要注意安全。]室温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常用于测定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作有机合成原料等.实验室可用溴(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十分灵敏)及FeCl3(生成〔Fe(C6H5O)6]3-络离子呈紫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