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条件、途径、纲领、目标和过程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中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奠基人,他们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过程中,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纲领策略、组织原则等。虽然当时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没有提上日程,但他们的党建学说对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新课题,在领导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学说,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开展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形成了符合各自时代要求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当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飞跃。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以解决共产党执政中的实际迫切问题为直接增长点。对各个时期存在的客观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决定理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这两大课题的实践解决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进一步中国化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无止境,理论的发展也不会止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伟大实践,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1.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的概括,就是对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新发展,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2.要根据当代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随着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代表不同社会集团和阶级利益的各种政党,都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力求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我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扩大执政的社会基础,又要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既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不能成为所谓的“全民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要坚持党自身建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方略。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纲领与治国纲领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过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过程是一致的,党自身建设的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一致的。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必须坚持它们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的许多治国方略,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同时就是共产党的具体执政方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在深刻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和不断丰富适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共产党执政方略。
4.要根据共产党历史方位发生转变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体制和方式。有了好的制度、基础和方略,并不会自然地达到目的,还必须有好的体制、方式和方法。毛泽东曾经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健全的执政体制和机制,科学的执政方式和方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大政方针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革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的许多领导体制和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这就要求全党必须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实现执政体制和方式的创新。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的基本途径
1.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我们党的全部执政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为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等等。但是这些基本原理和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容,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任务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和发展。
2.必须坚持和充分运用我们党丰富的执政经验。自己的经验是最宝贵的。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是几代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来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充分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成功经验,高度概括为六个方面。这六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法宝,是治国安邦的真谛,是在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指导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就是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又要在积淀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必须吸取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实践看,无论阶级性质相同的党还是不同的党,在各自执政实践中都可以相互吸收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政党的性质和构成不同,执政的具体模式各有千秋。但是作为执政党,在治国理政上有一些可遵循的共同规律和机制,有在相同时代与环境下共通的执政方略和内容,彼此间通过比较、借鉴,可以把由一个政党创造推行的、但被实践证明是长期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和措施,变为不同执政党的共同财富。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必须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既参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又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党情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理论,从而更加深刻和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运用执政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