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lliam golding(1911-)威廉·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蝇王》、《继承者》、《金字塔》、《自由堕落》、《看得见的黑暗》、《纸人》等。1983年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 。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 1911~ 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 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转攻文学。1934年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 29首小诗的诗集(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在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 194o年参加皇家海军,亲身投入了当时的战争。 1945年退役,到学校教授英国文学,并坚持业余写作。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1955年成为皇家文学会成员。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
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 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
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john braine约翰·布莱恩:
约翰·布莱恩(1922—),1922年生于英国约克郡的布莱德福。父亲原为工人,后成为监工。母亲原籍爱尔兰,是天主教徒。布莱思也是天主教徒,他没受过很多正规教育。初中毕业后作过店员、实验员、海军报务员。从军队复员后,他任布莱德福图书馆馆员多年,随后靠自己的一点积蓄为生,开始从事专业写作,起初只是在杂志上发表文章。1957年他的小说《向上爬》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他一举成名,从此长期居住在英国一个小镇的工人区,专事写作。这部作品则被认为是英国“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之一。1962年,他出版了另一部重要小说《上层生活》,是《向上爬》的续篇,写主人公约瑟夫。兰普登爬到上层社会以后的精神幻灭。这两部小说都是以英国约克郡的实地生活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英国工业区中下层社会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自此以后,象许多“愤怒的青年”派作家一样,布莱恩的作品开始改变方向。《嫉妒的上帝》(1964)是基于他本人天主教背景的一部有关精神问题探讨的作品,《叫喊的游戏》(1968)反映了他激烈的反左派观点;《陪我待天明》(1970)重点在于写性变态,反映了他对先锋派文学的反感。此外他还出版有《写一部小说》(1974)等作品。
3、kingsley amis:金斯利.艾米斯:
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1922年生于伦敦南部,中学毕业后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军服役,在皇家通讯兵里任中尉。退伍后他就读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至1963年他先后在威尔士的斯旺西城和剑桥大学任讲师。他爱好科幻小说和爵士音乐。
194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灿烂的十一月》(Bright November);1953年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心态一种》(A Frame of Mind),开始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
但他诗歌的影响远远不如他的小说。1954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幸运的吉姆》(Lucky Jim),小说里的主角吉姆·狄克逊被称做“愤怒的青年”,艾米斯从此成名。1956年他发表了小说《露水情》,也是“愤怒的青年”类型的作品。艾米斯从1961年起主要从事文学活动。
他的其他小说还有:《我喜欢在这儿办》(I Like it Here,1958)、《英国胖子》(A Fat Englishman,1963)、《翘辫子》(Ending Up,1974)、《杰依克的东西》(Jake�s Thing,1978)、《俄罗斯迷藏》(Russian Hide�and�Seek,1980)、《斯坦利和女人》,(Stanleyand the Woman,1984)。他的这一类小说大多是揭露现实矛盾之作。比如《翘辫子》尖锐揭露了英国社会老人的晚境凄凉,《杰依克的东西》描写了中年人的庸碌无能,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金斯利·艾米斯也写其他类型的作品。他的《反死亡同盟》(Anti�Death League,1966)表面上是一部侦探小说,其实是对宗教的控诉。它揭露了上帝对人的残忍,从而否定了上帝。他也写地道的侦探小说,他的《詹姆士·邦德档案》(TheJames Bond Dossier,1965)、《孙上校》(Colonel Sun,1968,用笔名罗伯特·马克安发表)便是典型的惊险小说。
他未能忘情于他一向喜欢的科幻小说。他1960年出版的《地狱新地图》(New Maps of Hell),1981年出版的《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TheGolden Age of Fiction),都是关于科幻小说的论文。他自己也写科幻小说,1976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变化》(Alteration)曾获约翰·W·坎倍尔纪念奖。他还写过一本神怪小说《绿人》(TheGreen Man,1969)。
1975年他出版了《吉卜林和他的世界》(Rudyard Kiplin and His World),是研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路德雅·吉卜林(1865—1936)的。
1979年和1980年他分别出版了他的诗集和短篇小说集。
此外他还曾写过一些有关政治、教育、语言、电影、电视和饮酒的作品。
到80年代中期他一共出版了小说十四部,短篇小说集三部,剧本四部,诗集六部,其他著作(主要指论文集)七部金斯利的《幸运的吉姆》描写了出身中产阶级下层的大学讲师吉姆·狄克逊的遭遇。吉姆思想激进,对现存制度持尖锐的抨击态度,甚至主张把它推翻;对于假冒伪善、装腔作势、玩弄权术都极其反感。这个性格很受当时读者的欢迎,被称为“愤怒的青年”(AngryYoung Man),成了当代英国文学里的“反英雄”典型。随后的《露水情》也是同一类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