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诗意

2025-01-19 10:31: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卜算子咏梅诗意: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原文:《卜算子·咏梅》

南宋词人陆游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扩展资料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回答2:

卜算子咏梅诗意: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出自:《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赏析: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

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苟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

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浩然长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了“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

因为省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权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

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的抑郁与沉重。

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也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回答3: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诗意: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61年12月,是按照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反其意而写的。当时正值反华高潮、三年自然灾害,这时国内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而被古代诗人反复吟咏过的梅花或孤独清高、怀才不遇或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再写梅花脱俗不易,超越更难。然而在毛主席的笔下,终于以前所未有的格调和时代精神为梅花创造了一种空灵淡远而又热烈绚美的意境。

在诗人毛泽东心目中,这梅魂梅骨梅趣梅神不正是在多事之秋那些始终有骨气、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应有的风采!毛主席写这首词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能够像梅花一样不向困难屈服,奋起抗争,让中国共产党渡过危机。

回答4: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回答5: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