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称呼很多,最早的称呼是“夷”。“夷”本来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对东方的称呼,那时有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后来演变成把四周地区和那里的人都称为“夷”。再后来又知道“夷”的外边还有海洋,海洋外边还有地方和人,于是以此类推,就管他们叫“洋夷”。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洋夷”们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才知道“洋”比“夷”厉害,于是就把“洋夷”改称“洋人”。洋人发动世界大战,侵略中国,于是洋人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洋鬼子”。二战以后“洋鬼子”被灭了,就直呼其为“外国人”。最后就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留传至今,而且还要流传下去的“老外”。 http://www.bigear.cn/News/PlayNews.php?NewsID=542&ID=89834
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称呼,从洋夷———洋人———洋鬼子———外国人———老外的变化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部荣辱兴衰史和中国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心态。最初的“夷”是华夏人对周边地区人的蔑视,那时华夏诸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于是把自己看作是天下的中心,称四方为“夷”,表示华夏的居高临下。这种态势维持了两千多年,“夷”也就被称呼了两千多年。然而居高临下的华夏却忘记了“满招损,谦受益”这条祖训,自己故步自封,落后了;而“洋夷”们却强盛起来了,而且开着军舰打过来了。这时华夏的君主们才走下台阶改称“洋夷”为“洋人”,并与洋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洋夷到洋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洋夷中的“洋”与洋人中的“洋”二者的含义却有微妙的变化,后者的“洋”不单是指海洋,更含有先进文明的意思在内,与洋货和洋行的味道差不多。所以“洋人”一出口,自己就矮了半截。在洋人发动战争侵略中国期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其野蛮性,激起中国人的极大愤恨,于是他们在中国人的眼里和口里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魔鬼。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受人欺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于是就把“洋鬼子”的称呼废掉,心平气和地称“外国人”。
中国古时称外国为番邦,最为人乐道的是文成公主、王昭君和番。三国时,曹操派使者到番邦接蔡文姬归汉。曹操一生做不少坏事,但接文姬归汉是大好事。文姬之父蔡邕,是东汉文史学家,被董卓迫为侍御史,后来王允用连环计诛董卓,蔡邕被王允拘捕,死於狱中。蔡邕无子,只得文姬,文姬流落番邦,嫁南匈奴左贤王,曹操以金璧将文姬赎归,希望其继承父业,参与《续汉书》的编撰。
中国人改称外国人作洋人始於腐败满清。八国联军乱华,这些外国人都是越洋而来的,由於洋字是褒义,所以以洋称呼,有崇敬之意。满清吃了洋亏后,便向洋人学习,大搞洋务运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间工科大学,原名「中西学堂」,一八九六年改名为北洋大学堂。而早在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满清就搞北洋海军,由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学堂,在东北旅顺等地修建军港。中国也在「洋」中占了一席位——东洋是日本,南洋是东南亚诸国,西洋是欧美诸国,北洋则留作自己用,因为中国北面是内陆,无洋,便将东北海港当北洋。从此,「洋」便高人一等,倒是义和团有骨气,要扶清灭洋。
如何正确对待「洋」呢?有人主张国粹,排洋;有人主张全面西化,崇洋;有人主张「中体西用」,这就是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搞的洋务运动,以为将西方的大炮、战舰搬回来,就可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结果,日本海军将领东条英�在甲午战争中大败北洋海军,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因为西方诸国的人从海上坐轮船而来,所以称为洋人。一开始此称呼并无褒义或贬义,后来发现西方诸国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化政治都比我们先进,洋才变成了褒义词。古代称西亚诸国的人为胡人,我的猜测是因为西亚国多为伊斯兰教,习惯留胡须,所以称之为胡人。从西亚引进的一些植物品种被称为胡萝卜,胡椒等。如果西亚诸国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军事、文化政治先进,我们就会将衣着新潮、赶潮流的人不称洋气而称为胡气了吧。
因为中国和外国之间隔着海吧……我想……
海上来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