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另类学生
无论在哪一方面,新鲜的东西总是特别的吸引人,另类的事物则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在我所支教的这所中心校也不例外.
我所在的这所中心校要比我们沙小大多了.这里的孩子也比我们沙小整整多了一倍.教室里坐满了学生,黑压压的一片,若是教室小一些的话,那么真的让你会感觉拥挤了许多.原本我一直只教三,四十个学生,现如今每个班都是五,六十个,八个班的孩子可真多呀,自然这特别的,另类的学生就不时的带给我阵阵惊讶.
刚开学的几天,几乎每天我的美术教室门口总站着一个个儿矮矮的学生,从相貌,穿着上看我也不能分辨出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他时儿冲着我笑笑,时儿又傻傻的看着我,最有趣的是他还会与我打招呼——今天用电脑上课呀.
几次想赶他走,可又怕会影响我的教学进程,所以也就没有去理他.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我知道了这孩子的一些情况.这是一女孩,今年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可是从进入一年级开始她就没有长过个,是一个神经有点问题的孩子,为了照顾这孩子,学校才收留她,由于她坐不住教室,又什么也不懂,但她也不伤害他人,所以才让她行走校园,让她能够在一种浓烈的学习氛围中象其他孩子一样快乐长大.傻得有点可爱的她就是我的第一个另类学生,自此以后,我对她的出现就不在显得陌生了,相反有时只要她愿意我也让走进了教室中,让她成为我的流动学生,成为我教室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吧.
走进二年级的教室里,讲台前的第一个小女孩,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左看右看这孩子好象与其他的孩子有点不一样,感觉有点属于那一类傻傻的孩子.这不第一节课,在讲许多课堂要求时,她就摆弄了她的两根小辫整整一节课,由于我对她还不是很了解,我担心批评时伤她的心,所以就任她玩了一节课.
第二节课的时候,她又玩了一节课的绘画工具.我问其它孩子,她是否是个特殊学生时,孩子的回答让我感觉我成了一个特殊老师.
没有办法我与她的任课老师接触之后,才知我被她的假象给骗了,她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对她就象对其他小朋友一样严格要求.在几次的上课中,又连续发生了几次不愉快的事,可当我批评她时,她一脸的茫然,让我感觉是我错了,我不该如此对她的.
在几次语文,数学考试中她的表现又让我遭受打击,她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做题目仔细,认真检查,样子一点也不傻,看来我又错了,我又一次被她的假象迷倒了.在以后的艺术课中,我尝试着表扬她,欣赏她,与她多交流,多给她几个星星,她竟也对我开始友善起来了,时不时对我笑笑,或对对眼神,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
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中说过: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真情,教育也需要爱,这样孩子的另类才现得珍贵,才现得可爱.愿我另类的孩子越来越可爱.
------------------另 类 学 生
同事说了一件好笑的事:他在批阅物理试卷时将一个学生答的一道题目判为零分,可是这个学生却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得满分。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商定找一个不偏不倚的裁判。他们选中了我。
我看了这道题目。题目是这样的:请阐述如何使用气压计确定出一幢大楼的高度。该学生的答案是,首先把气压计带到楼顶,然后将它系在一根绳子的一头,从楼顶上放下绳子当气压计触及地面时,在绳子与楼顶平齐的部位作一个记号,再将绳子拉上来,测量记号与气压计之间绳子的长度,就可以得出大楼的高度。
应该说,这个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给予满分,就会表明这个学生的物理成绩不错,而这个答案显然不能证明该生的物理能力。于是,我建议再给这个学生一次机会,让他在6分钟内重新解答这道题目,当然有言在先:答案要与物理知识有关。
5分钟过去了,这个学生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我禁不住问他,是不是不会,要不要放弃。该生答道,解题方法有很多,他现在思考的是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在最后1分钟内,他匆忙写下了答案。答案是这样的:首先把气压计带到楼顶,将它在与楼顶平齐的高度自由落下,用秒表测出它落地所需的时间,然后运用自由落体公式x=0.5at2,即高度:0.5x重力加速度x时间的平方,就可以汁算出大楼的高度。
这样我就无话可说了。我的同事也只好妥协,给了这个学生满分。在我准备离开同事办公室的时候,我想到这位学生说过他有许多解题方法,就有了兴趣,便问他这些方法是什么。
“唔,”该生答道,“比如,你可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将气压计带到楼外,然后测量出它的高度及其影子的长度,同时测量出大楼影子的长度,通过简单的比
例法,就能计算出楼的高度。” ,
“很好,”我说,“还有别的方法吗?”
“是的,”该生答道,“最基础的方法是把气压计当尺子,一边量一边顺着楼梯往上爬,量到楼顶后,用尺子的长度与尺子使用的次数相乘,就可以得出楼的高
“如果你想要复杂的方法的话,你可以将气压计系在绳子的一端,让它像摆锤一样摆动,然后分别计算出它在楼顶高度与楼底部的重力加速度g,从理论上讲,两个g的差值就是楼的高度。
“类似的方法还有,将系在绳子一端的气压计带到楼顶,然后将它缓慢放下贴近地面,使它像摆锤一样摆动,根据摆动的周期就可以计算出楼的高度。
“当然,方法很多,”最后,他说,“不过,我现在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将气压计带到一楼,然后敲守门人的房门.当他应声开门时,你说你有一个很好的气压计,如果他能将大楼的高度告诉你,你就将气压计送给他。” 听他说完,我问他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解答这个问题的传统的方法。他笑着说,他其实是会的。但是他又说,从中学到大学,老师们总是试图教他怎样去思考,对此他实在感到腻烦了。
这个如此另类的学生是谁呢?
他就是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利耶奥思·玻尔!
另类学生----------------------在兵团战友中,曾经或现在依然从事教育工作的可能大有人在,据我所知,常来兵网的战友中就有好几位是人民教师。鄙人虽然不才,却也阴阳差错的混入教师队伍,这到是在兵团期间万万没有料到的。说起来,教师工作应该还算不错,为人师表,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桃李满天下等等都是众所周知的好词。但教师工作亦有很多难处,而且这些难处往往不为人所知。根据我自身感受,生活清贫工作辛苦都在其次,当教师最怕的就是碰到一些另类学生,要么把你气死,要么把你吓死,其中种种滋味儿,真是一言难尽。这里闲聊两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从中可见一般。
在“皮蛋和臭豆腐”一文中,我曾提到我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加拿大某大学担任一年的教职。这个故事就发生这个大学。这所大学在加拿大中西部的一个草原省份。这里人口稀少,大学所在城市也不过8,9万人口。这所大学在这个省属第一,但在全加拿大,从科研水平讲也就只能算是二流大学。
8月中旬,我来到这个学校。报到之后,就到系里给我安排的办公室整理各种书籍和资料,为开学做准备。要说教课,我倒是不怵。出国前我曾在母校任教5年,有一定教学经验。现在来这个二流学校教书,除了要说英语,别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困难。所以我基本没有什么压力,信心十足。不料想一件突如其来的事却让我一下落入谷底,信心全失。
正式上课的前一天,系主任来到我办公室。闲聊几句后,系主任突然非常严肃对地我说“我现在不得不通知你一件事,有一个叫瑞克的学生已经注册了你要教的这门课。他是我系的学生,在过去两年里曾多次威胁过任课教授,如不给他好成绩,就要杀死他(她)们。我提醒你这件事,你要避免和他发生任何冲突。如有任何异常情况,赶快向我或院长汇报,由我们来处理。” 我听了主任的话,犹如一桶水劈头盖脸,全身凉透。我结结巴巴问道“既然瑞克是个危险人物,为什么学校还允许他注册上课?”系主任答道“这个学生精神有些问题,平时很正常,但犯病时可能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他每天要服药。我们曾向他的家庭医生了解过他的情况。根据医生介绍,我们不能拒绝他接受教育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他只是做过一些口头威胁,没有过任何实质举动,你也不要太担心。”系主任走后,我傻呆呆地坐在办公室发愣,想着系主任刚才的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
战友们也许会觉得我太过紧张,没有必要。其实不然,这事还真不能大意。大家可能知道,加拿大和美国一样,任何人只要有枪证都可以合法持枪。不过加拿大人没有老美那么生猛,动不动就练真的。因此在美国,三天两头发生校园枪杀案,而在加拿大,这种情况就少多了。但是在89年底,加拿大也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校园枪杀案。一位精神有毛病的男子,持枪闯入蒙特利尔市的一所大学,枪杀了13名无辜女生。这件事是加拿大人心中之痛,到现在各大学在每年的这一天还都要下半旗。我开始任教时,这个校园惨剧刚刚过去没几年,人们仍然如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吓得要死。
第二天上课,我终于认识了这个瑞克。他大约不到40岁,是成年学生。瑞克很壮,胳膊上有刺青,留着披肩长发,面部没有什么特殊表情。他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不和其他学生说话。我的这门课是每周二,四上。整整一学期,每到周二周四我就担心,不知瑞克会不会突然给我来点什么实际行动。说起来,瑞克在课堂上也没有什么过分的举止,只是经常提问,问题也是稀奇古怪。班里其他学生可能也多少听说过一些他的事,因此即使他提出什么非常愚蠢的问题,大家也不敢笑,有时还个个点头称赞。不想这样一来,反倒让瑞克以为他提的问题真的非常深刻,时不时地会突然爆发出一阵得意的大笑。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把我吓得心率过速。那个学期,我最盼望的就是瑞克旷课。要是哪天他旷课没来,我感觉就像过年似的。
还记得在期中考试前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在学校校园被瑞克撞上,他非要请我去学校的酒吧喝一杯,顺便问我几个考试问题。我不想和瑞克有过多的接触,所以再三推辞。瑞克突然生气了,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厉声问我到底去不去。我一看他这模样,赶快说OKOK。到了酒吧,不等他出手,就先主动买了两大杯啤酒。看到瑞克喝得挺爽,脸色逐渐变缓慢慢高兴了,我这才松了口气。那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的老话儿也不全对。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按现在这情况,我像是瑞克他爸爸吗?
圣诞节前两个星期,好不容易期末考试完了。我在审阅瑞克的期末考卷时特别仔细,每一个错的地方我都标出来,并注明正确答案。最后统计他全学期的分数,他应该得C-。想到系主任的警告,我果断地在他的成绩单上填了一个B-。考试后三天,果然不出所料,瑞克跑到我办公室问成绩来了。我告诉他,他学得很不错,最后成绩是B-。本以为瑞克会很高兴,不料他听了后却一脸阴沉。他对我说这是他这学期几门课中得到的最低分数,别的课都是A或A-。一听他这话,我当时冷汗哗的一下就下来了。我在心里一边大骂其他教授,一边恨自己没经验,太认真了!我为什么不给他个A+呢?不就是个破分数吗,我又不损失什么!看着瑞克穿着厚厚的衣服,真害怕里面藏有什么硬家伙。我正琢磨是不是要跑出去先躲躲,听到瑞克说他想看看考卷。我赶快拿出他的考卷递给他。瑞克仔细地看完我的评语,最后说道,这门课他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感觉我对他还算公平,所以他不生气了。他站起来对我说了声谢谢,并祝我圣诞快乐,就告辞离去。看着瑞克走出我的办公室,我心里叫了声“我的妈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料,我还没来得及把头上冷汗擦干,瑞克又推门进来了。不知他是哪根神经出了毛病,居然一脸诚恳地对我说“我觉得你讲课很好,下学期我还注册你的课。” 就他这句P话,害得我整个圣诞节和新年都没过好。
后记:瑞克嫌我第二学期教的那门课太难,最后没有选我的课,真是谢天谢地。一年后我离开这个学校,至今再没回去过。
第二天上课,我终于认识了这个瑞克。他大约不到40岁,是成年学生。瑞克很壮,胳膊上有刺青,留着披肩长发,面部没有什么特殊表情。他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不和其他学生说话。我的这门课是每周二,四上。整整一学期,每到周二周四我就担心,不知瑞克会不会突然给我来点什么实际行动。说起来,瑞克在课堂上也没有什么过分的举止,只是经常提问,问题也是稀奇古怪。班里其他学生可能也多少听说过一些他的事,因此即使他提出什么非常愚蠢的问题,大家也不敢笑,有时还个个点头称赞。不想这样一来,反倒让瑞克以为他提的问题真的非常深刻,时不时地会突然爆发出一阵得意的大笑。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把我吓得心率过速。那个学期,我最盼望的就是瑞克旷课。要是哪天他旷课没来,我感觉就像过年似的。
还记得在期中考试前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在学校校园被瑞克撞上,他非要请我去学校的酒吧喝一杯,顺便问我几个考试问题。我不想和瑞克有过多的接触,所以再三推辞。瑞克突然生气了,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厉声问我到底去不去。我一看他这模样,赶快说OKOK。到了酒吧,不等他出手,就先主动买了两大杯啤酒。看到瑞克喝得挺爽,脸色逐渐变缓慢慢高兴了,我这才松了口气。那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的老话儿也不全对。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按现在这情况,我像是瑞克他爸爸吗?
圣诞节前两个星期,好不容易期末考试完了。我在审阅瑞克的期末考卷时特别仔细,每一个错的地方我都标出来,并注明正确答案。最后统计他全学期的分数,他应该得C-。想到系主任的警告,我果断地在他的成绩单上填了一个B-。考试后三天,果然不出所料,瑞克跑到我办公室问成绩来了。我告诉他,他学得很不错,最后成绩是B-。本以为瑞克会很高兴,不料他听了后却一脸阴沉。他对我说这是他这学期几门课中得到的最低分数,别的课都是A或A-。一听他这话,我当时冷汗哗的一下就下来了。我在心里一边大骂其他教授,一边恨自己没经验,太认真了!我为什么不给他个A+呢?不就是个破分数吗,我又不损失什么!看着瑞克穿着厚厚的衣服,真害怕里面藏有什么硬家伙。我正琢磨是不是要跑出去先躲躲,听到瑞克说他想看看考卷。我赶快拿出他的考卷递给他。瑞克仔细地看完我的评语,最后说道,这门课他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感觉我对他还算公平,所以他不生气了。他站起来对我说了声谢谢,并祝我圣诞快乐,就告辞离去。看着瑞克走出我的办公室,我心里叫了声“我的妈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料,我还没来得及把头上冷汗擦干,瑞克又推门进来了。不知他是哪根神经出了毛病,居然一脸诚恳地对我说“我觉得你讲课很好,下学期我还注册你的课。” 就他这句P话,害得我整个圣诞节和新年都没过好。
后记:瑞克嫌我第二学期教的那门课太难,最后没有选我的课,真是谢天谢地。一年后我离开这个学校,至今再没回去过。
小A是一个让人第一眼就感觉很特别的学生,开学报到第一天她戴了一副有色的隐性眼镜,使自己的眼睛呈现外国人一样的蓝色,俨然当今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娱乐圈里的另类族。开学第一周的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新任班主任,我没经验就小心翼翼按学校要求来,头一天下午的始业课上,我就把学校对学生穿戴的要求明文写在黑板上,并口头强调了一遍。没想到没几天小A就戴起了耳饰,分明是在对我这新班主任发出挑战信号!当着同学们的面指出来难保她不服气,思来想去,还是先单独找她谈谈,我在校园里物色了一个环境幽美的地方,找她来谈话,试着跟她从审美角度慢慢涉及这个问题,谁知没等我谈完我的朴素的审美观,她就打断我:“老师,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知道学校的规定,但有些小东西是已经分别的初中同学送的,戴在身上是一种很好的纪念。”这个理由实在出乎我意料之外,而且她出语如此利索,看来也是有备而来的。我倒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反驳她的同学情意吗?说学校规定不能所以你不能吗?这样的语言逻辑怕只会引起她的抵触情绪。
这第一次“较量”我算是败阵了,那天我心情沉重:小A一定是从初中或者更早就开始反叛学校规章制度了,到现在已经是“金刚不入”了。没几天她就照戴不误。
有一天语文课单元测试,我坐在前面监考,一边浏览着学生们的随笔。抬头看见小A举手示意要上厕所,正在她走出教室那会,我发现她今天穿了件白色竖领体恤衫,梳了个马尾辫,没戴任何饰物,却整体给人另一种美感——简洁、大方、得体。这不正是我向她具体道明我的朴素的审美观的好机会?我马上找出她的随笔本,在上面写道:“不经意发现你今天的形象很好,尤其是上衣领子竖起来时——更凸现了运动休闲装的干脆、利落的特点,加上简洁的马尾,很活力很大方。是啊,十六七岁的花季女孩如花儿初绽,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渴望,时而欢喜,时而疑惑;时而热情,时而娇羞,自有一段‘清水出芙蓉’的美,尽可以骄傲地视一切装饰为蛇足。”以后几天小A果然没戴任何饰物。
可正当我还在为自己的此番小成就沾沾自喜的时候,高三老师找上门说他们班上的一男生因为跟我们班小A关系密切影响了学习,而在自己班上,我发现小A又与另外一个男生走得过于亲近。为此找过她谈话,耐心开导过她,她感动过,但总是时不时出现情绪上的反复。我找来小A父母谈心,得知他们因为工作忙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小A 很小时就被寄宿在外婆家,父母因为心存愧疚而拼命在物质上作出补偿加上外婆的溺爱,就逐渐养成了小A娇蛮张扬的性格。他们早已对她束手无策,从他们眼中我分明看到了无奈和忧虑也分明读出了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感到了责任的深重,然而究竟怎样才能使小A有所改变,我实在感到迷茫。为此我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到图书馆查找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书,逐渐地能对小A的种种心理行为作出理性的分析:像小A这样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养成的脾气性格以及在多年学校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边缘化造成的价值感的失落,想要一蹴而就是虚妄的,需要教师有持久的信心和耐心长期地予以关注,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的智慧及时地施以良药。正像一位同事所说的:教育从来不可能达到改变人人命运的目标,但在有意识的教育中,人的命运真的可以被不知不觉地调整方向。我没有理由放弃小A,也没有理由放弃对自己的挑战!
6月份,计算机会考那天,考前在教室集中时,小A穿了件露背外置网衫的夏衣在教室里穿行。教室里有一种隐隐的骚动,但她若无其事地穿行着,我看在眼里,怒在心上。可是,考试就要开始了,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我强忍住怒气,决定等他们去机房考完回来再说。还有半小时左右,该怎么说呢?既然在同学们中间已经造成一定影响了,就必须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出来,但这样做一定要以不伤害她的自尊心为前提,其中的轻重如何把握呢?情急之下曾经在市图书馆的一场讲座上听到的一个的案例跃出脑海,还有十来分钟,我准备着重弹出击。
不一会儿同学们就进来了,我用尽量轻松的口气说道:“高中第一门会考同学们攻下了,预祝大家在接下来的两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有一件事……”(我表情变得严肃,语气也凝重起来)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下穿着,(当时我注意到小A歪着头看着我,好像在说:怎么样?看你怎么说!老土的话就别重提了!)我继续道,“像小A今天的穿着是不能进教室的。这不是开放与保守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社会身份的,学生有学生的身份,教师有教师的身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承担着与自己的身份、角色匹配的责任,穿着也要符合身份。假如我穿成这样来上班,我相信同学们不会认为我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教师。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政府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去国外考察,下飞机后,来作身份检查的工作人员将他们中的一位女官员截住了,说要重新核查她的身份,理由是这位女官员穿了一条黑色皮革紧身超短裙,而这样的打扮在他们国家是专门从事某种行业的特殊的信号……就是因为衣着问题使此次访问没能顺利进行。……可见,着装,看似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实在是辩明一个人社会身份的重要符号,有时甚至是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啊!”教室里一片安静,我用余光看到小A低下了头。后来这样的事再没发生过。
学期结束结业典礼前一天,我安排小A为班级采购些奖品,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到办公室不久,就有人兴冲冲地进来了,我回头一看,是小A,呀,比我约定的时间早了20分钟呢,她满脸笑容,白色体恤,很活力的样子,那一刻,我看到那双原本空茫、叛逆的眼睛分明闪烁着真诚、信任的光芒!
案:在与小A一年的交往中,我始终牢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对待孩子们的自尊心。小A让我迷茫过,失望过,但我还是没有放弃,试图在理解她和尊重她的基础上慢慢熏染她,师生和谐不仅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原则也是判断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
在这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三思而后言”的重要性。假如那天我会考那天当场训斥,结果除了伤害她的自尊心也势必会在同学面前破坏自己的形象,还影响大家考试。遇事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重要的,思考和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更重要。从一开始只是知道学校对学生穿戴的规定到那天从学生们的反映亲身感受到中学生奇装异服的不良影响,再到对那个案例产生的联想,我自己对着装的所含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渐深的理解。
我也更加体会到了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平时学习积累所得,当时看来无用,情急之下往往能应需从潜意识跃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