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这代表有紧急军情,不得延误。那么,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了解一二。
实际上,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就相当于现在的特急件,代表军情十万紧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天宝十四年11月9日,安禄山带着五六万兵马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 天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 500 里。看来在如此军情十万紧急的情况下,唐朝的通讯传递速度也就能达到日行500里。
再比如我国快递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业务就是给杨贵妃送荔枝。在唐朝,要想把荔枝从涪陵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地区送到长安,最远不会超过2000里,荔枝在三天后送到长安,以此推测每天行驶的最快速度也不到700里。
如果要达到日行八百里,属于古代信息传递的极限,需要用最快的马,最好的骑手,每到一站换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马上。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在古代,要达到日行八百里,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驿站系统。据《大唐六典》记载,唐朝最盛时全国有 1639 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唐律对传递的时效呀严格的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唐律还规定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在古代,正是由于这样完善的驿站制度和严酷的律法,才能实现所谓的“日行八百里”的极限速度。然而,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却用它来运荔枝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帝将用于国家大事的驿站,给自己的老婆用来运送荔枝,像这样的皇帝焉能不败呢?
综上所述,虽然古代的通讯条件有限,但是为了及时地传递情报,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驿站制度以及严酷的制度约束,换马不换人,竟然真的可以实现“日行八百里”的极限速度,真是了不起呀!
利用快马加鞭送往。古代的八百里里加急是指各地方的快马都需要使用到,利用快马的优势进行快速送达。
不到达目的地不停歇,每到一个驿站就需要换一匹快马,继续前进,直到把情报送到
古代最快的速度。八百里加急,沿途驿站必须为其服务,一切琐碎检查都不得耽误其报信。
实际上,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就相当于现在的特急件,代表军情十万紧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天宝十四年11月9日,安禄山带着五六万兵马在范阳起兵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