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v4可提供4,294,967,296个地址,IPv6将原来的32位地址空间增大到128位,数目是2的128次方。能够对地球上每平方米提供6×1023个网络地址,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耗尽的。
(2) IPv4 使用地址解析通讯协议 (ARP) ,IPv6使用用多点传播 Neighbor Solicitation 消息取代地址解析通讯协议 (ARP) 。
(3) IPv4 中路由器不能识别用于服务质量的QoS 处理的 payload。IPv6中路由器使用 Flow Label 字段可以识别用于服务质量的 QoS 处理的 payload。
(4) IPv4的回路地址为: 127.0.0.1,IPv6的回路地址为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可以简写为 ::1。
(5) 在IPv4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实现了主机IP地址及其相关配置的自动设置。一个DHCP服务器拥有一个IP地址池,主机从DHCP服务器租借IP地址并获得有关的配置信息(如缺省网关、DNS服务器等),由此达到自动设置主机IP地址的目的。IP v6继承了IPv4的这种自动配置服务,并将其称为全状态自动配置(stateful autoconfiguration)。 m.pcwenku.com 供稿
(6) IPv4使用 Internet 群组管理通讯协议 (IGMP) 管理本机子网络群组成员身份,IPv6使用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MLD) 消息取代 IGMP。
(7) 内置的安全性。IPSec由IETF开发是确保秘密、完整、真实的信息穿越公共IP网的一种工业标准。IPsec不再是IP协议的补充部分,在IPv6中IPsec是IPv6自身所具有的功能。IPv4选择性支持IPSec,IPv6自动支持IPSec。
(8) 更好的QoS支持。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QoS,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在IPv6 的包头中定义了如何处理与识别传输, IPv6 包头中使用 Flow Label 来识别传输,可使路由器标识和特殊处理属于一个流量的封包。流量是指来源和目的之间的一系列封包,因为是在 IPv6 包头中识别传输,所以即使透过 IPSec 加密的封包 payload,仍可实现对 QoS 的支持。
IPv6 产生的背景
IPv4 是目前广泛部署的互联网协议,它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易于实
现,得到了所有厂商和设备的支持,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能够提供的地址空间不足且分配不均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 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每台连上网的设备都需要一个卫地址,
初期只有上千台设备联网,使得采用 32 位长度的 IP 地址看来几乎不可能被耗尽。但随
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数量大量增加,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后,用户呈现几何倍数
的增长,IPv4 地址资源即将耗尽,IPv4 可以提供的 232个地址,由于协议设计初的规划
问题,部分地址不能被分配使用,如D类地址(组播地址)和E类地址(实验保留),
造成整个地址空间进一步缩小。
另外,在初期看来是不可能被耗尽的IP地址,在具体数量的分配上也是非常不均匀
的,美国占了一半以上的IP地址数量,特别是一些大型公司比如 IBM,申请并获得了
1000 万个以上的 IP 地址,但实际上往往用不了,形成非常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亚洲
人口众多,但获得的地址却非常有限。据统计,中国拥有的 IP 地址数量甚至比不上美国
某所大学。在亚洲地区,由于人口众多,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地址不足这个问题显得
更加突出,进一步地限制了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
2.互联网骨干路由器的路由表非常庞大
由于IPV4 发展初期缺乏合理的地址规划,造成地址分配的不连续,导致当今互联网
骨干设备的 BGP 路由表非常庞大,己经达到数十万条的规模,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由
于缺之合理的规划,也导致无法实现进一步的路由汇总,这样对骨干设备的处理能力和
内存空间带来较大压力,影响了数据包的转发效率。
IPv4 地址短缺的解决方素针对地址不够的问题,IPv4 使用了以下2种方案解决。
1.CIDR(无类域问路由)
IPV4 早期分配地址时遵循 A类(8位),B类(16位),c类(24位)分配的原则,
比如申请B 类地址会分配到 65535 个地址,这样的分配方式会造成大量地址闲置浪费,
使用效率低下。CIDR 可以支持任意变长子网掩码,使得 ISP 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数量
分配相应的地址,从而提高了地址空间的利用率。
2、NAT(网络地址转换)
其设计的思路为在企业内部使用私有IP段,实现企业内部组网与通信互访,在需要访问互联网的时候,在企业网出口通过NAT设备对IP报文实现私网地址到公网地址的翻译,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公网地址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