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香味 主要内容

2025-01-19 17:01: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通过去青海高原,了解战士们的日常起居,看着战士们播种的蔬菜,品尝蔬菜的味道,通过蔬菜感受战士们辛勤劳苦,借太阳的味道来体现战士们的光与热,所以叫太阳的香味。

原文:

青海高原,你难道真是这样春无春,秋非秋,荒漠、苍凉,令人听而生畏的么?不是亲聆目睹,我总疑信参半,没有去过的地方,又特别想去闯一闯。我终于去青海了。

沿着青藏线的兵站,我们走了整整一个月,朝行夜宿,四千里路云和月,自以为快走出“界”了呢,细看地图,嘿,只不过沿着柴达木走了多半圈!

但我还是异常兴奋:那变幻着奇光异彩的青海湖,那有着神话般传说的日月山,那有着无穷珍藏的“聚宝盆”,那如白银铺地的察尔汗……哦,高原、高原,你决不像古人咏叹的那般萧索荒凉,更不像我原先揣想的那样单调刻板。

七、八、九三个月是青海高原的黄金季节。这时的高原,风和气爽、万物向荣,金色的太阳日日高悬,光照的时间特别长。这时的高原,天是那么湛蓝湛蓝,云朵是那样雪白雪白,峰巅山峦绵延,湖畔草原无边,天与地的相接处,分不清云似羊群还是羊群如云。这一派景象,这一派风光,在内地,在终日被灰蒙蒙的烟气浓浓笼罩的大城市,你是无论如何也难得想象出这样清朗幽蓝的晴空的。

此文出自小学语文课文《太阳的香味》叶文玲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979年在风雨交加中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文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万木葱茏局面。而出自女作家们笔下的隽永娟秀的作品,则有如木秀于林的凤凰树。如今,那些出类拔萃的女作家们担任某省某地的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已经不少了,但在1996年底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正而任主席一角的,当时还只有我一个。

叶文玲的写作并没有详细提纲,但是打腹稿需要很长时间,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的遭遇,她一闭上眼就历历如在眼前,她说:“我不太有生编硬造的本领。一定要有见闻、有感受、有阅历才能写。书中姥姥的年龄跟我的母亲相仿,母亲的年龄跟我的年龄相仿,女儿茫茫恰恰是我的儿女年龄段的人,生活中我也碰到很多这样的女孩。”

回答2:

1、主要内容介绍:
作者去到青海,看见了战士们亲手种植的蔬菜,品尝到了战士们亲手种植的蔬菜,觉得这蔬菜有着太阳的香味。
2、原文全文:
太阳的香味
没有去过青海,我却早早有了从古诗中获得的认识:“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青海高原,你难道真是这样春无春,秋非秋,荒漠、苍凉,令人听而生畏的么?
不是亲聆目睹,我总疑信参半,没有去过的地方,又特别想去闯一闯。
我终于去青海了。
沿着青藏线的兵站,我们走了整整一个月,朝行夜宿,四千里路云和月,自以为快走出“界”了呢,细看地图,嘿,只不过沿着柴达木走了多半圈!
但我还是异常兴奋:那变幻着奇光异彩的青海湖,那有着神话般传说的日月山,那有着无穷珍藏的“聚宝盆”,那如白银铺地的察尔汗……哦,高原、高原,你决不像古人咏叹的那般萧索荒凉,更不像我原先揣想的那样单调刻板。
七、八、九三个月是青海高原的黄金季节。这时的高原,风和气爽、万物向荣,金色的太阳日日高悬,光照的时间特别长。这时的高原,天是那么湛蓝湛蓝,云朵是那样雪白雪白,峰巅山峦绵延,湖畔草原无边,天与地的相接处,分不清云似羊群还是羊群如云。这一派景象,这一派风光,在内地,在终日被灰蒙蒙的烟气浓浓笼罩的大城市,你是无论如何也难得想象出这样清朗幽蓝的晴空的。
向来只知咏叹故乡江南,如处处可观的花红柳绿,如村村都有的小桥流水,也如四季可尝的鲜韭嫩蔬,可我万万没想到:形貌严峻的高原,也有许多称奇称美的事物和风光教人惊叹的哩!
未上高原前,我们都作了“艰苦”上路的思想准备:不是吗,人都说高原寒冷、缺氧,沙漠中除了红柳、骆驼刺,便不见一点儿绿色,要能吃苦耐劳,还要准备过一过十天半月吃不着一点儿新鲜蔬菜的生活呢。人都说,西宁以西都是海拔三千三以上,在那片牧草都稀少的高寒地区,你难道还想尝尝青菜黄瓜西红柿吗?收起贪馋的口水吧,细心的同行者老程还揣了几瓶维生素C片,真的,有备无患,到时候说不定就用得着呢。
谁知道,越往西行越往高处走,我们这小心翼翼的“准备”就越发显得多余和可笑了,在江西沟、诺木洪、格尔木,甚至在人烟稀少的那赤台兵站,我们的饭桌上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奇迹:芹菜绿、黄瓜脆,红嘟嘟的番茄,两个就切一大盘!快尝一尝呵,唷,好鲜甜!
我们呆了。要知道,诺木洪四周几百里都是滚滚黄沙,沙漠绿洲格尔木,在1954年还只有几顶牧羊人的破帐篷,而那赤台,即使是现在这“黄金季节”,许多人一到这里,只能张嘴喘气,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呢。
是的,这都不假。以前,这些地方光见黄沙不见绿,要吃菜只能从几千里外的兰州往这里运,虽然只能运冬瓜、土豆这些大头货,但到了这里,还是烂掉百分之八十,而青芹白菜呢,连想也不要想。
那么,现在这鲜灵的青菜红番茄,难道是王母娘娘送来的神物么?
“自己动手样样有嘛,我们靠的是蔬菜大棚呵!”说话的是一个陕西口音的战士。黧黑的面孔,一排白牙齿扇贝似的闪着光,“开始,我们盖这大棚真叫艰难呵,光那墙基就得掘下几尺深。种菜要有土,这里光有沙,就是没有土,没有,那就动手搬呗!我们挖走一车车沙,运来一筐筐土,那土坷垃全是从几百里外运来的,真是比银豆金蛋蛋还珍贵呵!好不容易铺好了‘地’,立好了‘墙’,盖好了‘棚’,浇了水、撒了种,嘿,还没等大伙儿高兴完呢,一阵大风铺天盖地,一场冰雹噼里啪啦,好家伙,不到几分钟,我们的‘家当’立时就稀里哗啦了!真叫人哭都来不及……你们不知道,这格尔木的老天常犯神经,动不动就刮这样的大风,一抱粗的铁烟囱说倒就倒,那天,我们的排长在棚外被刮出去十几丈远,眼睁睁就在跟前,可就趴着一动也不动,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怀里抱着一瓦罐菜籽!……”
棚子垮了,不怕,只要大伙儿的决心不垮就从头来,重新干!
这回有教训了,塑料布不行,干脆换成玻璃的,玻璃怕砸,再加上一层厚毡!有志者,事竟成。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终于有了一畦畦碧绿的蔬菜。
当他们的饭桌上竟然有香喷喷热腾腾的青椒炒肉片、豆角烧茄子,当他们干裂的双唇喝上这鲜嫩翠绿的菠菜汤时,又怎不笑逐颜开,饭没进口心自甜哟!
高原的兵站上,一个比一个漂亮的“大棚”星罗棋布,一个比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处流传,……在西宁兵站部,格尔木指挥所的展室,当一个个重达六斤半的茄子、一根根二斤多重的黄瓜、一根根七厘米粗、七十七厘米长的莴苣等一大批“展品”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不能不又一次为亲眼所见的高原神话所迷醉。
“吃嘛,快尝尝嘛,这里的瓜是特别特别好吃呐!”热情劝说的是一个四川籍的战士,粗糙的双手、黧黑的脸,和先前那位一样,他也是兵站蔬菜大棚的辛勤栽培者。
我们接了过来,“嘣”的咬了一口……
“喂,你吃出有股特别的味了没有?”同行的老程,忽然眯起双眼,饶有兴味地问。
特别的味道?我一愣,马上会意了:是的,是有股特别的味道,高原的蔬菜瓜果哟,不但十分脆甜,而且分外芬芳,因为它融和着高原战士的万千汗水,因为它饱含着太阳的香味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