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的习惯?

2024-11-08 16:58:3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来帮你养成好习惯

接手新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忘记带学习用具了,还得让家长不辞辛苦地把东西送到学校来;老师留的作业忘记写了,要来学校补作业;课前五分钟没有把下节课的用具准备好就出去玩了;科任课要用的书没有带,要到其他班去借;涂改液没有带要向别人借;课桌上下脏乱无比;学习中没有改错的习惯,非要老师督促才能改;书写作业时头离桌面特别近;学校留的作业总是丢三落四;借了别人的东西不及时归还,人家告到班主任这里来解决;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使得放学后的时间前松后紧,等等。

高高兴兴的一天就被这些小事搞得一团糟,使得师生不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究其原因,根本一点就是习惯问题。为了让学生养成好习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了很多方法:

一、提示法:两节课后,教室地面就会有一些碎纸,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大多时候是卫生委员在座位底下捡,工程大且效果差,因为当事人没有参与进来。于是,每次的眼保健操结束后,我都会问学生一句: “下面我们要做什么?”大多数学生马上会意识到要捡纸了,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保持教室卫生的好习惯。

二、巡视法:学生的近视人数逐年上升,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它的形成一是学生课业负担重,再就是用眼方法不对。学生的写字姿势不规范,头离书本太近一直以来就是家长和我们关注的问题,如何改变这样状况呢?上课时,我在教室里边巡视边用手把太低的头轻轻扶高。时间久了,学生们一听我的脚步声就会不自主地抬起头来。

三、激励法: “老师,今天我没迟到!”我看着他红红的笑脸,高兴地说:“同学们,今天小姜没迟到,让我们为他鼓掌!”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掌声,小姜的脸放着异彩。放学前我偷偷提醒他明天别晚了,他点点头:“老师您放心吧!”我可不敢放心,他不迟到的次数太少了。第二天他还真没迟到,于是我像抓住了个宝似地又表扬了他,放学前我又提醒他,并给他家长发了短信,希望他配合我,接下来几天他都没有迟到。终于,我们的“迟到大王”也只是偶尔迟到了。

四、交流法:每个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好习惯,他们是怎样养成的呢?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不是很好吗?于是我让大家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写一写,说一说,谈一谈,学一学。有学生这样介绍:做作业可分五步进行:一是收心,把书桌整理干净,把不必要的东西拿掉;二是计划,按先易后难,文理结合两条规则进行;三是回忆,回忆老师上课时强调的重点难点及作业内容和要求;四是作业,认真仔细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五是强化,把作业本检查一遍,改正不必要的错误。

好习惯能否最终养成,还是 “坚持不懈”和“坚持不住”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应该首先做到坚持不懈,不断地用这些方法督促学生、提醒学生、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因为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

回答2:

吃完饭后,我们应该养成的三个好习惯

回答3:

有很多好习惯我们都应该尽早养成(事实上,好习惯的培养,任何时候都不算晚),这里给你列举几个:
1、勤快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没有勤快阅读习惯的人将来一定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力!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练习一下快速阅读,掌握眼脑直映式的快速阅读学习方法。具体的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把快速阅读和记忆结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2、良好沟通的习惯和能力。
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
良好的沟通,首先要学会耐心倾听。想要了解对方的意图、想要知道对方要什么,倾听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其次,不要陷入辩论,注意你的沟通风格。你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你首先要先接纳他,当你跟对方说,是的,你讲得有道理。对方的气势会慢慢缓和下来,进入沟通模式。
3、管理时间的习惯和能力。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完成各种目标任务的关键。管理时间的关键在于合理匹配时间和任务,让自己按计划完成。想要做到这点,要做好两件事:
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的时间效率,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做事效率,做好一件事需要多长时间。知道自己的时间效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计划并完成计划。具体可以这样做:①设定半小时、一小时等时间,看在这段时间内自己能完成多少事;②做事前,先“预估”完成某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再和“实际”花费的时间做比较和分析。
其次是,要学会根据重要程度给任务排列顺序。先把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然后把重要或紧急的任务排在前面,并把它们用彩色笔或贴上小便签标记出来,提醒自己。
4、定期思考和检视的习惯。
定期的自我思考,检视自己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我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解题中有没有什么遗漏或错误?将来如何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中要怎样做比较好?”
这些自我思考、评价的过程,会使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优、弱点,找到出现具体问题的具体原因原因。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获得进步和提升。

回答4: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1)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
(2)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3)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4)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5)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6)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