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上彩釉且粘土质量合格是不会含铅的。
陶瓷含铅,主要指的是颜料,陶瓷餐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是绝大多数家庭购买餐具的首选。但是,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却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
使用不合格的陶瓷产品时,这些有害物质会溶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
同时,制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劣质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较多,即使不上彩釉也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产品的规格和质量尤为重要,达标的彩釉陶瓷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而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无彩陶瓷餐具却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
选陶瓷餐具别太看重花纹图案,特别是不要用内壁带彩绘的碗盘。新买的餐具可以先放在醋里泡2~3个小时,以溶解彩釉中的有害物质。另外,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釉下彩瓷器最安全,图案颜色多蓝绿,少红黄釉下彩则是先上颜料,再上釉,然后直接高温烧制,由于不需要低熔点物质,所以颜料中不需要添加铅,颜料也不容易析出,最安全;釉中彩是先上釉、再上颜料,然后再高温烧制,不含铅,颜料较难析出,相对安全。
釉下彩有图案的地方手感跟其他地方一样光滑,光泽度非常好,而釉中彩则介于两者之间,虽然光泽度较好,但手感不光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餐具
陶瓷含铅,主要应该指的是颜料,白色陶瓷不含铅。
1、大多数的瓷器多多少少都含铅,主要是色彩的问题。
2、陶器用陶土烧制,烧制温度较低;瓷器用瓷土(高岭土)烧制,烧制温度较高。陶器质地较粗,不透明,用作餐具的较少;而瓷器细密、半透明,多用作餐具。纯洁的瓷器对人体无害。
3、但事实上为了使瓷器不渗水和美观,人们往往为其上釉和着色,涂上彩釉,导致陶瓷制品含铅。陶瓷餐具的铅溶出量主要来源于陶瓷釉上的装饰材料,如陶瓷颜料、陶瓷贴花等。
4、陶瓷的画面装饰,大致可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白瓷等几种工艺。釉上彩陶瓷是用含铅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经过700—850摄氏度高温烧烤而成。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
5、制作工艺上来看,釉中彩和釉下彩的瓷器比较安全。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铅含量超标的。我们按国家规定的方法用酸性溶液浸泡内有彩色花纹的碗,其可溶出性铅全部低于国家标准。
6、或3.6ug(仿瓷塑料碗),分别相当2岁幼儿每天允许摄取铅量的74%和10%。更严重的是有些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装饰材料;生产过程中,装饰面积过大或烤花温度不够或工艺处理不当,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
7、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釉上彩陶瓷较容易用目测和触摸来识别——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画面边缘有凸起感的千万慎购。更可靠的方法可要求经销商或生产企业提供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这比肉眼观察要保险得多。
扩展资料:
1、陶瓷,英语: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2、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铅、镉的存在是由于产品表面装饰图案中陶瓷颜料里含有其成分所致,铅的存在还有可能是为降低产品表层釉的烧成温度而加入了含铅成分所致。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铅、镉的过量溶出,经常使用这类产品易引起铅、镉重金属中毒。
3、国家标准GB12651-92《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适用范围覆盖了所有的日用陶瓷饮食器具。标准规定:任何单一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允许超过表中规定的允许值。
4、测试方法:4%(V/V)的醋酸溶液倒入被测样中,直至离溢出口5mm处为止,在20℃±2℃的环境温度中浸泡24小时,测量其铅镉溶出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瓷含铅,主要应该指的是颜料。所以最好选用内胆是纯白的好。下面的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1、大多数的瓷器多多少少都含铅,主要是色彩的问题,好象只有青花瓷因为颜料是纯植物的,所以不含铅。
2、陶器用陶土烧制,烧制温度较低;瓷器用瓷土(高岭土)烧制,烧制温度较高。陶器质地较粗,且不透明,用作餐具的较少;而瓷器细密、半透明,多用作餐具。纯洁的瓷器对人体无害。
3、但事实上为了使瓷器不渗水和美观,人们往往为其上釉和着色,涂上彩釉,导致陶瓷制品含铅。陶瓷餐具的铅溶出量主要来源于陶瓷釉上的装饰材料,如陶瓷颜料、陶瓷贴花等。
4、陶瓷的画面装饰,大致可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白瓷等几种工艺。釉上彩陶瓷是用含铅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经过700—850摄氏度高温烧烤而成。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制作工艺上来看,釉中彩和釉下彩的瓷器比较安全。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铅含量超标的。我们按国家规定的方法用酸性溶液浸泡内有彩色花纹的碗,其可溶出性铅全部低于国家标准。
5、但是,即使使用这样的碗盛放酸性食品,按平均溶出的铅量计,每天饮用100ml,其食人的铅也可达26ug(瓷碗)或3.6ug(仿瓷塑料碗),分别相当2岁幼儿每天允许摄取铅量的74%和10%。更严重的是有
些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装饰材料;生产过程中,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艺处理不当,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
6、目前,国内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市场仍以档次较低的产品为主,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抢工图快,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甚至还在使用凭经验控制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7、专家对如何选购铅溶出量不超标的陶瓷餐具的建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釉上彩陶瓷较容易用目测和触摸来识别——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画面边缘有凸起感的千万慎购。更可靠的方法可要求经销商或生产企业提供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这比肉眼观察要保险得多。
8、专家还提醒,不要盲目相信进口的陶瓷无铅。不久前,香港海关检查了来自日本、意大利、英国、葡萄牙等国的600款瓷器餐具,包括大小不同的碗、碟、杯和汤匙,结果发现有526款不符合国际标准规定,释放过量的重金属铅,不合格率高达87%。
9、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为了保险起见,劝人们买了这种餐具食用之前一定要用醋兑上水浸泡两三个小时。
4、最后,一般还是劝您不要用颜色过于鲜艳的瓷器来做餐具,尤其是内面有色彩的。如果不会识别釉彩,就用内面是纯白的吧。
这都是照本宣科,首先,大家日常买用的10块8块的碗盘,基本都是陶的或者复合材料的,要瓷器那是想多了,你早市买10块钱五个碗,你指望他是瓷的,瓷餐具,一般老百姓还是用不起的,至于含铅不含铅,国家标准是有,也很严格,可是生产商有多少照做呢,你们在淘宝买七八块一个碗,觉得很值么,那东西生产成本和一块二块的基本没啥区别。
大家都知道日本东西好,1998年以后,日本玻璃陶瓷制品推行无铅化,玻璃全无铅,陶瓷制品低铅或者工艺改良,淘宝买东西的时候,注意看是日本进口还是日式,还有很多店铺,国内小厂出的东西,告诉你日本进口的,因为你不是特别专业的人员,基本没法分辨一些工艺,我做进口陶瓷也有五六年了,很多东西,到手我也分不出来。
你们可以这么考虑,日本人收入是我们的6倍,物价比我们稍微低点,一件东西你看看价格,就知道了,陶瓷制品进口总税大概是26%,自己考虑吧
置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咳嗽,合格品,你看这个没问题,垃圾厂出的,什么烧法有区别么?
至于有报道进口陶瓷玻璃制品铅含量超标,恩,应该会有的,不过,你问问他们敢按照这个标准全国查国产陶瓷么,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