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

任一商品,分析其价格变化的原因
2025-01-19 09:52: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2.供求关系。同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方竞争,推动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卖方竞争,促使价格下降。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货币自身的价值(即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5.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季节变化,流通环节的多少等因素也会引起价格变化。由于时间不同,上述因素发生变化,同种商品的价格就有可能时高时低。

回答2:

在目前的经济学中,主流学说对价格波动的解释是供需理论。供需理论讲的是如果商品的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供小于求价格就会上涨,代表人物马歇尔等人,这一点大家都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理解;

其次是价值决定理论,也就是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代价(如生产成本、劳动、社会必要劳动等),当生产该商品的成本提高了,该商品的价格(价值)就会上涨,当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了,该商品的价格(价值)就会下跌,代表人物马格努斯、马克思等人,该理论也很容易理解;

再者就是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讲的是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增加时,商品的边际效用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当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少,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这个稍微复杂,但学过微观的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学派,比如斯拉法价格学派。斯拉法认为,商品价格是由生产投入-产出关系和劳资分配关系决定的。

以上理论都是正确的,且都能够在我们的商品交易中运用(尤其是前三个理论)。

所以我们在分析商品的时候,往往一开始都是从供需的角度去切入,如果中长期供大于求,定义为商品价格下跌周期;如果中长期供小于求,定义为商品价格上涨周期。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我们会考虑商品的生产成本;如果商品高价格伤害了下游产业,产业内有价无市,导致下游企业生产一件亏损一件,我们往往会把这个价格区间定义为价格顶部;但是如果商品价格过低导致了上游企业主动削减产能甚至陷入亏损,那我们也会把这个价格区间定义为价格底部。

所以关于价格波动的原因,我是这样看待的:

商品价格的运动规律存在着两个作用力:价格动能、价格势能。

价格动能主导价格的运动的轨迹,是商品价格运行的驱动;价格势能主导价格的运动的顶底,是商品价格的估值。

价格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当一个商品价格太低或者太高,往往是势能主导(也就是估值主导)。只要估值一出现问题(太低或者太高),势能的作用就凸显,让价格发生变化。

当一个商品在上涨或者下跌的过程中,往往就变成了动能主导,价格的动能本质是价格寻找驱动。在上涨或者下跌的过程中,价格驱动往往就是供需、库存、开工、利润率等。只要这类要素中某一个主导了这个商品,价格就会能够围绕这个驱动一直运行下去。

直到价格动能的故事无法继续下去了,也就是商品要么是绝对的高位要么是绝对的低位,那么商品的价格势能就起来了。首先是震荡、横盘,然后势能转化为动能,要么一飞冲天,要么瀑布倾泻。

回答3: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需求和供给,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有上升的趋势,当供过于求时,价格呈下降趋势。但是现实生活中,价格的运行是相互关联的,一件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供需情况对这个商品的价格也会有影响的。另外,消费者的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