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者的关系就是像元的尺寸决定着所获得像素的多少,相同的面积像元尺寸越小,所获得像素才能越多。
当然这两者并不是正反比的,每个像元处在的位置不同,中心与边缘,上下左右等等因素,还有就是在制做芯片时也有失效的像元,造成感光率不尽相同,也就会产生许多无效像素,所以实际像素少于像元。
扩展资料:
以下为CCD发展历程:
1、HAD感测器:HAD(HOLE-ACCUMULATION DIODE)传感器是在N型基板,P型,N+2极体的表面上,加上正孔蓄积层,这是SONY独特的构造。由于设计了这层正孔蓄积层,可以使感测器表面常有的暗电流问题获得解决。
在N型基板上设计电子可通过的垂直型隧道,使得开口率提高,换句话说,也提高了感度。在80年代初期,索尼将其领先使用在可变速电子快门产品中,在拍摄移动快速的物体也可获得清晰的图象。
2、ON-CHIP MICRO LENS:
80年代后期,因为CCD中每一像素的缩小,将使得受光面积减少,感度也将变低。为改善这个问题,索尼在每一感光二极管前装上微小镜片,使用微小镜片后,感光面积不再因为感测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