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和刘瑾那么铁~~刘瑾最后怎么还落了个凌迟?

2025-01-19 17:13: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刘瑾被是“东宫八虎”之首,因为明武宗朱厚照从小被刘瑾服侍到大,所以朱厚照对刘瑾非常宠幸。正德年间,刘瑾身为皇帝的大红人,权势滔天,独断专行,但朱厚照依旧宠幸他。

刘瑾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最终刘瑾被宦官张永和杨一清列举十九条罪状伏诛。在刘瑾的罪行中,只有“谋反”一项是朱厚照必须杀死他的原因,因为朱厚照要稳定皇权,最终朱厚照含泪下旨凌迟处死了刘瑾。

拓展资料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回答2:

刘瑾被凌迟是因为朱厚照受到了极大的震惊。
刘瑾是个有权但没有文化的宦官,他以为自己架空皇帝操纵朝纲,最后竟起了想当皇帝的念头!明武宗虽然贪玩,但还不至于傻到甘心让别人篡位的程度,所以当从刘瑾家里抄出龙袍、玉玺,从随身扇子里查出凶器的时候,他就认为刘瑾就像快成精的妖怪一样,需要千刀万剐才能破除魔障,防止其阴魂不散!不仅是要碎尸,还默许别人吃掉他的肉,从当时的迷信角度出发,可以理解朱厚照不给刘瑾留全尸并且不等秋后就动手的做法。

回答3:

因为刘瑾想要谋反,这可是第一重罪。

刘瑾在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但是,刘瑾只顾自己作威作福,没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因为原来他们向刘瑾要权办事时,刘瑾总是不肯照顾,时间一长,矛盾便逐渐激化。

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 杨一清 和 八虎 之一太监 张永 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叛乱平定之后,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
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当年的八月,刘瑾被处以 凌迟刑 ,即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在 封建社会 ,除非谋反、杀父母亲等属于“ 十恶 ”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 霜降 以后,在 冬至 以前才能处死。这是顺应天时,而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和走兽。但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原来受过其害的人家纷纷用一文钱买下刘瑾已被割成细条块的肉吃下,以解心头之恨。

回答4:

永远不要小瞧一个皇帝,即便朱厚照再不务正业,他也是明武宗,其一也。
正所谓信之深,责之切。当他发现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了自己的时候(尤其是由于在皇帝这个特殊的职业注定不会拥有像普通人的亲情的情况下),那种感觉不仅仅是愤怒,而且是莫大的委屈--自己的真心换来的却是欺骗,因爱成恨,齐二也。
若不是当时尚无满清十大酷刑,皇帝的滔天怒火岂是三天三夜的凌迟便能熄灭的?
另外内廷外臣落井下石火上浇油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己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

回答5:

只需记住一句就行了:历史是由读书人写的,而读书人都是什么人---硕鼠、腐儒、刮地皮的文官阶层。
刘瑾再胡作非为也跳不出他只是个皇帝家奴的圈子,皇帝一句话就会让他们(太监们)灰飞湮灭。而皇帝宠信太监又是为了什么?真像腐儒们自己那样的昏庸么?明朝的皇帝数数有几个是自然死亡的?说到底太监也罢,东西厂也罢,锦衣卫也罢不过都是皇帝手中的刀,用来跟众腐儒权臣争权的工具罢了。他们的实际作用倒是更像现在的高检、监察部和反贪局。以此推理下来,几百年来拼命的努力把帝国“反贪局”、“监察部”抹黑的目的是什么?看看明末清初的一切一切就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