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一些接待费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支出严重超支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违规现象,尽管各级都三令五申,要压缩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接待应酬,但招待费超支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据笔者近期对有关镇、街道办事处办财政财务检查发现,全都存在程度不同地招待费超支现象,部分单位超标严重,年超支少则10多万元,有的甚至高达数十万元。这与国家提倡的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的管理,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严重超支问题已势在必然。一、当前招待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财政监督检查实践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招待费支出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超支。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业务招待费标准,仍是财政部1998年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其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检查发现,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费占公务费比例在10%-25%,一些单位经费虽然极其紧张,但据实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却远远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二)报销手续不严,发票附件不全。很多单位在招待费报销时只有经手人和主管领导签字,许多大笔的招待费仅以一张和几张大额发票报销,无任何相关附件说明。何时招待?招待谁?为何事由?由谁陪同?一概不知,支出事由不明确。报支的时间没有具体的限制,有的发票隔几个月才报销,有的在饭店签单,到年底才统一结算报账。由于各单位对公用业务费开支的监督不严,造成许多不合理的开支蒙混过关。(三)巧立名目,隐匿招待费开支数额。一些单位为了“控制”招待费开支比例,不在节俭上下功夫,反而在账务上做手脚,刻意掩盖业务招待费超支的事实,将业务招待费以其他形式进行报销。如有的将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以会议费名义报销甚至转到下属单位去报销;有的将业务招待费以购买办公用品的形式“巧妙”报销;有的将本单位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拿到职工食堂处理,有的还将业务招待费在单位出租房租金收入中直接坐支。(四)违规结算,大额现金支付。一些招待费支出明显超过现金支付限额,却仍用现金支付,不通过银行转账结算。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易产生以单位的招待费套取现金为私人服务或者起超标准发放奖金补贴等违纪违规行为。二、招待费超支的原因分析分析招待费超支的背后原因,有诸多因素,既有政策、体制、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更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制约不到位等主观因素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现行“2%”的比例过低,已不适应现行市场物价水平。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执行的业务招待费标准仍是财政部下达的《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财预字[1998]159号)文件中的规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部门间的交往逐渐增多,仍执行十几年前的2%的比例过低,标准显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单位在业务招待时,失去了合理有效制度约束,从而也变成了超支的理由。超一万是超,超十万也是超,所以接待人或单位领导就以个人的喜好来确定接待的档次和规模,最终使业务招待费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招待费比率“一刀切”。由于各部门之间业务性质不同,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差别也较大。一些单位由于接待任务多、会议费开支、招待费开支较大,而另一些单位由于接待任务少,招待费开支也较少。(二)专项招待费用增加。近几年来,行政事业单位承担地方发展和专项评比、检查的招待费用增多,一些单位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而引起招待费用超支。(三)没有有效的手段和监督机制。在公务接待方面,目前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办法。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已经十多年了,对现实的业务招待费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 在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招待费支出缺乏刚性约束,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超支招待费留下了隐患。同时,对业务招待费没有形成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追究机制,有些单位的问题即便在监督检查中被发现,也常常是单位的“特殊情况”而被网开一面,来个“下不为例”草草收场,从而造成招待费超支现象的屡查屡犯和屡禁不止。(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和技术的落后。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账的财务制度,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漏洞,致使单位业务招待费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如以单位的招待费套取现金为私人服务或者超标准发放奖金补贴等,以及我们在财务报销环节中常见的凑发票报销,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现象,就是钻这一制度漏洞的违纪违规为。而电子消费不发达、发票联网核查等技术手段落后,也减少了在发票上做假的风险,方便了多开、虚开发票及用假发票报销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五)认识偏差,依法理财意识不强。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金钱不往兜里放、吸点烟、喝点酒就无妨,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把接待工作和勤政廉政,端正党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结合起来。因此,混淆公务接待、利用职务之便的假公济私、过度消费乃至奢侈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单位业务招待费大幅超支。三、规范招待费支出管理的对策建议 本文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谈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的管理,有效控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不合理超支问题的不成熟的建议:(一)建章立制,有效规范招待费支出1、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标准是保证执行到位的关键。建财政部应尽快修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或者出台有关指导性意见,指导各级地方财政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在财政可承受和社会认可的范围内,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统一的业务招待费标准。接待的范围、规格、标准,都应细化,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建立完善加强招待费支出管理的一系列文件,指导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费支出管理。2、规范审批。公务招待一律实行实名登记,由承办人填写《单位公务招待审批单》,经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后,报单位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承办人凭《单位公务招待审批单》、原始菜单、接待饭店餐饮发票(简称“三单”)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3、规范结账列支。单位发生的公务招待费必须纳入本单位财务进行管理,不得转移支付。招待费应按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在“招待费”科目中单独列支。不得将招待经费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也不得将其他费用支出项目列入“招待费”科目。财务人员要依据本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凡接待超标准、“三单”不齐全,单位财务部门一律不予报销。招待费实行月清月结制、各个单位招待费用必须当月结帐,不能及时付清当月招待费用的,要与饭店(食堂、酒店)办理欠账手续,所欠费用进入单位往来账。年内招待费用不得跨年度入账。(二)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严格实行招待费支出总量控制实际的招待费支出不但包括单位所在地发生接待费,还包括出差人员外出的招待费用,单从规定接待标准很难有效控制。还必须将公务招待费纳入预算管理 , 核定全年总额 , 实行考核制。1、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细化部门预算,增强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将招待费纳入单位年度财政预算,对招待费进行总额控制。每年,同级财政在编制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时,须明确各单位全年招待费用的控制额或控制指标。招待费控制额或控制指标可根据本单位前三年的招待费支出情况,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确定招待费支出的合适比例作为控制标准,保证招待费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建立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凡业务招待费支出严重超过控制额或控制指标的,不仅要追究其主要领导人员的责任,而且要对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对全年招待费支出控制得好且有年终结余的行政事业单位,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可发放一次性或一定比例的增收节支奖,以调动行政事业单位自觉控制招待费支出的积极性。(三)大力推行公务卡制度,减少现金消费比例在目前的招待费支出中,大多使用现金结算,经手人单一,花钱没有透明度,大量现金结算缺少监管,“少花多报、没花也报”等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从根本上堵住漏洞,减少虚假发票抵账等问题存在的制度和技术原因,保证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此,建议大力推行公务卡制度,规范公务卡刷卡流程,加强对招待费支出的全过程监管,以有效防范借公务接待活动变相消费、挥霍浪费国家资金,借招待之名侵占、套取现会、公款私分现象。(四)加大公务接待监督力度,确保制度落实首先,要加强财政监督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的管理和监督,严格预算开支。国库支付中心对各单位招待费要严格审核把关,对于违反规定的要拒绝拨付,杜绝报销一切假公济私的招待发票。其次,要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审计部门要把公务接待经费审计作为财务收支审计,专项经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等各种审计的必审内容和重点内容,恰当评价公务接待管理的规范性和经济性,真实地揭示公务接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作出审计处理,必要时给予处罚。再次,要加强纪委监督力度。把公务接待管理情况列为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的必查内容,对于招待费开支过大,严重超支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第四,要加强群众监督的力度。实行定期公示制度,将本单位公务招待费支出情况通过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这样,在全方位、多角度营造一个齐抓共管公务接待管理的强力氛围,以保障有关招待费支出管理办法及意见得以真正落实和执行,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化解社会矛盾,为民办实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