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改。默读是大脑根据当前文本难度自动做出的调整,避免不了也没有必要避免。
详见李笑来老师的一篇博文——
人们真正在意自己的阅读速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考试的时候,比如,在参加外语考试诸如国内的四六级考试或者国外的留学考试TOEFL、SAT、GRE、GMAT、LSAT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直接感受是阅读速度太慢,乃至于时间不够用。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问题,人们(包括老师与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同时也定义了很多所谓的“恶习”,比如,“唇读”、“指读”、“回读”、“译读”等等[1] 。很多学生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也难免“病急乱投医”,相信“唇读”、“指读”等等方式真的是所谓的恶习[2] 。事实上,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只要有人肯斩钉截铁地说出来就会有人(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相信。
然而很多的时候,不能把“直接感受”当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是那么简单,问题早就被解决了。解决问题之前,要正确地锁定问题的根源,否则就无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绝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崔健的《像一把刀子》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这时我的心就像一把刀子,它要穿过你的喉咙去吻你的肺„„”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用这样的态度,往往要穿过问题的喉咙去探它的肺才可以找到答案。 ——《把时间当作朋友》前言
几乎所有的语言考试都有“阅读部分”,这只是简称,全称是“阅读理解部分”(Read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两个过程的叠加:“输入”与“理解”。“输入”有很多种方法,“理解”是需要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要能够理解已输 入的信息,才能够真正做到“阅读理解”。如此看来,各种所谓的“建议”其实只把焦点锁定在“输入”过程了,而对“理解”过程只字不提,即,以为问题的症结 在“输入过程”上,而没想到症结其实在“理解过程”上。
“输入”的方式至少有以下常见的三种: 1. 扫读:只用眼睛快速浏览文字(本质上来看是必然以遗漏一些信息为代价) 2. 默读:在用眼睛浏览文字的同时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说”这些文字,并不实际发声 3. 唇读:在用眼睛浏览文字的同时嘴唇翕动“说”出这些文字[3] 事实上,没有人永远只用以上三种输入方式中的某一种[4] ——无论是在读母语的时候,还是在读外语的时候;相反,大家都是在不自觉地根据需要选择输入方式。阅读内容对阅读者来说相对简单(即,阅读者的理解能力在这方面相对很强)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下都是采取“扫读”的方式;而内容难度高一点的时候,就会采用 “默读”的方式;如果内容难度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自然地采取“唇读”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把速度放慢,以便有更多时间思考消化。所以说,“扫读”也好, “默读”、“唇读”也罢,都只是输入方式,且是各有用处的输入方式,根本不是什么恶习。如果学生相信“读”和“默读”都是恶习的话,他们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三脚猫[5] 被砍掉了两条腿”——境遇早已惨不忍睹。(他们这么做还有更严重的至少一个害处,后面会有详细的解释。)
也就是说,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真正需要时间的,或者说更需要时间的,是“理解过程”——输入过程只是初步。无论用哪一种输入方式,最终只不过是在“配合”理解过程而已。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输入得越快越没用。所以,想要提高“阅读速度”,真正要锻炼的是自己的“理解能力”,而这并不是特别难以做到的——尽管需要很多篇幅才能讲清楚。
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