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自然地理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东临河南省驻马店市和信阳市,南接湖北省的襄樊市和郧阳地区,西与陕西省商洛地区相连,北与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和平顶山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2.65×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6%。2004年人口106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该区为郑州、武汉和西安三大省会城市组成的三角形中心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南阳市处于第二级地貌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部位,地表形成具有东西地貌过渡的特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类型多样。工作区东、西、北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2~2212.5m之间。中南部平坦开阔,地势呈阶梯状逐渐向中部和南部倾斜,地面比降二千分之一至四千分之一,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即“南阳盆地”。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与华北平原相通,构成历史上著名的“南(阳)襄(阳)隘道”。北部和西北部是伏牛山,其花岗岩地貌比较发育,东部及东南部为桐柏山。中山、低山沿NWW-SEE方向展布,构成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及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同时也是南阳盆地的天然屏障。境内山区面积9709km2,丘陵面积7980km2,平原面积8911km2,分别占到区域总面积的36.5%、30%和33.5%(表2.1)。
表2.1 南阳市各县(市)地形特征结构
工作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半湿润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干湿适中。年平均气温在14.4~15.7℃之间,年均降雨量800~1000mm,而且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年平均日照时数2121h。年无霜期在225~240d之间。
区域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河流径流资源丰富,全市年均径流量达68.03×108m3。河流具有明显的季风区河流特征,汛期短而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资源丰富,浅层地下水总量达22×108m3,其中可采量为7.75×108m3。
土壤以黄棕壤土为主,砂姜黑土次之,适宜于农林牧各业发展。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红薯等,其中小麦的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省首位。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烟叶、花生等。林果资源有松、杉、泡桐等用材林30多种,猕猴桃、板栗、大枣、生漆等经济林20多种,中药材有山茱萸、辛荑、桔梗、丹参、杜仲、半夏、全蝎、血琥珀等八大名产。“南阳黄牛”体型高大,肌肉发达,皮质优良,为全国五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南阳柞蚕丝产量居全省首位,柞绸驰名中外。
动(植)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特征。生物资源丰富,全市有植物2000多种、动物3000多种,其中40多种植物、50多种动物被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对象。
南阳市是河南省矿种最多和储量比较丰富的地区,已探明各种矿产品84种,天然碱、蓝石棉、高铝矿物、玉石、银、铜等储量位居全国之冠,石油、黄金、水泥灰岩、锌、铅等矿产均较丰富,但是多为中小型矿和矿化点,开采较盛的大理岩矿、钒矿为露天民采,给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留下了隐患。
旅游观光资源丰富。南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以上57处,还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南阳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突破1000万,位居全省第一,人口为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2.1.2 社会经济概况
南阳市辖邓州一市,卧龙、宛城两区,南召、方城、西峡、镇平、内乡、淅川、社旗、唐河、新野、桐柏等10县、22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4653个村民委员会、201个居委会,是河南省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省辖市。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4%,是1996年以来最高增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4.25亿元,增长36.8%。工业经济速度效益明显提高,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0.72亿元,增长24%,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37.2%,提高了16.2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2亿元,增长27.4%,一般预算支出60.70亿元,增长18.80%。
南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食品、医药、建材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优势产业。南阳市的外向型经济也已初具规模,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由以资源型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加工型成品出口为主转变。近年来,南阳经济一直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南阳的主要经济指标和工农业产品无论是总量还是占全省的比重,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