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喷发历史

2024-11-23 12:23: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距今60万年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40-30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第三次火山 喷发在距今20-10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8万年左右,以小规模火山活动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

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后喷发的火山灰和淡黄色浮岩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32亿年),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

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自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第一次喷发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

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

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 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 长白山目前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

扩展资料

长白山

长白山,纵贯于中朝边界,绵延千里。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744米,是我国东北的第一高峰。一年四季,长白山上积雪达9个月之久,放眼望去,就像一条白色的玉龙横卧天际,故此称长白山。

在清朝满族时期,以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之地。传说天上有三位仙女姐妹来到长白山中湖泊里洗浴,三妹因偷吃神鹊衔来的红果,即觉得体重有孕不能升天。

后来生了一个体魄奇伟的男孩,取名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这个男孩顺江流而下,见到鄂、谟、辉三姓为争夺王位而相持不下,就说:“我乃是天女所生,是来平息你们的争端的。”

众人见其相貌非凡,又是天生圣人,就尊其为王,于是这个男孩便成了满族之祖。清朝帝王非常崇敬长白山,总是派官吏前去长白山考察和膜拜。

长白山上下布满了茂密的森林,林海中随处呈现出片原始风光。奇花异葩、俯拾皆是,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珍禽异兽屡见不鲜,只见山峰白雪皑皑,好似玉骨冰肌的仙女亭亭玉立于林海之中。

长白山顶是一个天池,它是被群峰所环抱的湖泊南北长近5公里,东西宽3公里以上,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水深竟达二三百米。

平静的湖水倒映着四周16座山峰,蓝天、雪峰、碧水,一片宁静安谧的气氛,仿佛到了混沌初开的史前世界。天池是一个典型的火口湖。长白山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就开始多次火山喷发。

从16世纪开始,宁息已久的火山又活跃起来,先后有过三次喷发。最后一次是1702年,当时“天地忽然晦瞑,时或黄赤,有同焰烟。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之中,人不堪熏热。

四更后消止,即至朝视之,则满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四周形成环抱状的16座风姿独特的火山奇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巍峨壮观。

这16座山峰分别称为白云、玉柱、梯云、三奇、天豁、芝盘、孤隼、紫霞、华盖、铁壁、龙门、观日、锦屏、卧虎、冠冕和白头,诸峰内侧均为悬崖峭壁,直落天池湖畔。从空中鸟瞰,天池就像一块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碧玉,湖水晶莹,碧波晨昏晴雨,变幻无穷;春夏秋冬,各有风韵。

天池是我国海最高、面积最大湖水最深的火湖。因为火山口的地下余热,使水常年温暖,隆冬季节也难得结冰,湖面上经常腾起水雾,给天池遮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天池的水,从豁口外流,成为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天池北端的天豁峰和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名曰闼门。湖水从闼门溢出形成一条小河,这就是松花江的上游——乘槎河。

槎,是木筏子,当地人们传说从这里乘木筏可直上天河,所以有人写诗道:“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问斗牛。”乘槎河从“V”形的峡谷中流下,不时形成一处处咆哮奔腾的瀑布。较为著名的天池瀑布下泄68米,瀑口有一巨石,名牛郎渡,将河水分为两股。

远望好像是两条玉带白练,似浪花四溅、声震如雷,银河倒泻、龙雨腾空。天池下,也有许多火口湖。如在乘槎河的下游二道白何畔的密林深处,有一南一北一对圆形湖,传说北湖是仙女洗澡之处。

每当清风徐来,湖畔桦树干枝婆娑,万叶摇曳,沙沙作响,仿佛仙女即将来临。就是著名的小天池,同时它更是长白山上著名的景点之一。

长白山上,温泉到处都是。二道白河的温泉群面积竟达1000多平方米,有大小泉口几十个。常年热气腾腾,一些高温热泉,水温可达70℃~80℃,真可以煮熟鸡蛋了。长白山温泉含有大量硫化氢、氡元素和其他矿物质,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长白山还有水温低于25℃的冷泉,其中著名的药水泉有很高的疗效。在这里还修建了好几处疗养院,游人在这儿洗浴,真可谓享受着“飞尘浴后一身轻”的乐趣。

长白山,山势巍峨壮观,植被景观绚丽多姿。这里满山上下保持着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片片茫茫林海都还处在原始的状态。从山麓至山顶,明显的呈现出垂直分异的自然景观。

在海拔1200米以下,杨、枫、椴、榆等阔叶树和红松、云杉等针叶树交错分布,成为生机勃勃的针阔混交林带。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

在海拔1200米至1700米之间,是一片墨绿色耐寒的针叶林带。这片针叶林分支稠密,林下阴暗不见天日,长满了苔藓,如同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海拔1700米以上,气温更低、风力更大,山势陡峻,土质瘠薄,只有不畏严寒的岳桦艰难地生存着。

在风雪之中岳桦虽变得低矮弯曲,但却更加显出它的顽强生命力。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森林最高界限,超过2100米,就成了不长树木的高寒冻原带。来到这全年皆冬的荒芜世界,仿佛进入了那遥远的北极地区。山坡上只要有又低又矮的灌木丛,在海拔2600米以上才只有地衣和苔藓紧紧缠抱在石上。

在垂直高度不到海拔3000米的范围中,长白山让人们经历从温带到寒带的几千公里之内植被与气候变化,能够找到整个欧亚大陆北半部所有的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这种明显的垂直自然分带和完整的生态系统。世界上也是稀少的,真可谓大自然的杰作。

长白山的林海中,不但有大量珍贵的树种以及多种药用植物,而且保留了紫貂、东北虎、梅花鹿、黑熊、金钱豹、麝等稀有动物。这里物产富饶,盛产人参、貂皮、鹿茸“三宝”。长白山不愧是大自然的宝库,同时,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白山脉

回答2:

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距今60万年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40-30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喷发在距今20-10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8万年左右,以小规模火山活动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后喷发的火山灰和淡黄色浮岩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32亿年),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自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第一次喷发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 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 长白山目前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

回答3:

【喷发历史】

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距今60万年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40-30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喷发在距今20-10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8万年左右,以小规模火山活动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后喷发的火山灰和淡黄色浮岩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32亿年),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自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第一次喷发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 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 长白山目前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