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时候总是在心里一字一字默读,但不会出声,请问这正常吗?大家读书的时候会这样吗?

2025-01-20 22:35: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正常,这种方式叫做默读。
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文本对话的一种独特形式。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各学段的默读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默读”算得上是人们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阅读方法,我们很难看到在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前读书查资料,在家读报纸、看信件时会有人在高声朗读。   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担心默读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而慎用甚至不用,而朗读被认为“有情有声”,在各类公开课以至常规教学中备受青睐,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特别是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训练中,默读被有意或无意地“自然淡化”。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上这种默读被弱化的倾向,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默读的价值,

回答2:

我都是一眼好几行,不会一个字一个字看,也不会默读,在眼睛上过一遍,看电子书的人应该能理解。

回答3:

很正常啊,我就是这样的,每个人看书都有自己的方式,默读速度会比读出声快,默读,我们接受的知识会更多

回答4:

自己读的时候不出声太正常了,单要是朗读的话不会出声那就应该练习一下啦

回答5:

正常,我也喜欢这么读书,感觉能读到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