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代诗人王建站在庭院前仰望着中秋圆月,看到了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吴刚伐桂: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中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上,命令他砍伐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仙人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对吴刚进行惩罚。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jì)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因为这一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它寄托着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和幸福之情。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来历
中秋节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天象崇拜,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祭月亮,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直到唐朝,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在赏月、喝酒、聊天的过程中,文人们又编织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夜游月宫、吴彩鸾会文箫等等诸如此类的神话故事,并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得赏月聚会之风在普通百姓中间蔓延开来。
中秋·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祭月
古时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苹果、葡萄等祭品。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赏月
中秋赏月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历代诗人名篇中几乎都有赏月、咏月的诗句。到了现代,渐渐演变为家人、朋友齐聚一堂,赏月畅谈。
燃灯
明清时期,南方流行中秋夜燃灯。将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竖)中秋”。
玩花灯
玩花灯主要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赏桂花
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猜灯谜
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玩兔爷
玩兔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带。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
偷月亮菜
湖南侗乡流行“偷月亮菜”风俗。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中秋·美食
那些中秋夜集中出现的小吃,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味蕾,让中秋节成为孩童们期待的佳节。
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吃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都有在中秋炒田螺的习惯。
大闸蟹
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芋头
江南地区,每到中秋有吃芋头的习俗。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梨
中秋吃梨的习俗很多人还都遵循着。梨是中秋团圆宴上必不可少的水果。中秋节吃梨意思是要把“分离”吃掉,表示永远团圆不分离的意思。
板栗
秋凉乍起,街头就开始飘起了糖炒栗的香气。板栗,原先与芋头、菱角一样,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
柚子
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中秋节的习俗 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1-2]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第一道菜:清蒸大闸蟹
秋天是吃螃蟹的好时候,这个时候的螃蟹肉质肥美。它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的简单,直接隔水蒸就可以了,按照螃蟹的大小,蒸10~15分钟左右,这个时候的螃蟹就完全熟透了,把它取出来肉质肥美,特别解馋。
图片
第二道菜:啤酒烧鸭
中秋佳节鸭子作为一道硬菜,也很适合被端上餐桌。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把鸭子洗净剁成块,焯水以后,放入到大锅中去炒,炒香以后盛出,放入干辣椒还有姜片这些配料,倒入鸭子把它炖熟,锅中重新放油,加入大蒜辣椒爆香,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加入啤酒,放入鸭子调味,大火收汁即可。
图片
第三道菜:拔丝芋头
芋头寓意“余头”,是中秋必吃的菜肴之一,关于芋头的做法有很多,大家可以试试这道拔丝芋头。把大芋头切成丝,经过锅中的油温炸一下,炸好以后捞出来,炒糖色,接着把芋头进行回锅,能够拔丝了以后直接取出。
图片
第四道菜:栗子烧鸡
板栗也是中秋必吃的传统美食之一,它的口感软面,很适合制作菜肴,最为经典的两种吃法,就是板栗鸡和板栗鸭了。洗干净的板栗去壳,配上新鲜的土鸡,板栗可以提前煮一下,然后和鸡直接倒下去烧,放入料调味即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