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孵化的蟋蟀简称为:白虫,自然界里一年在秋天发生一次的蟋蟀,称:秋蟋.白虫与自然孕育出来的秋蟋在遗传的特性上是一致的.这遗传可分为二种:肌体遗传和行为遗传.
一,肌体遗传:生物体雌雄交配后,雌雄各把自己的遗传基因传给其后代.后代把其父母辈的各种特性显现出来的,叫显性遗传;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把父母辈的各种特性显现出来的,叫:隐性遗传.在人工孵化的白虫中,这种隐性遗传是很普遍的,头大项阔,牙大腿长的雌雄蟋蟀交配后产出来的卵,经人工孵化孕育为成虫时,那些优良特性却都不见了,只见所孵化出的白虫小头小脑,牙齿细小,竟斗力几乎为零了.纠其原因,可罗列出以下几种.
(1)土壤因素,在自然界的土壤中存在着蟋蟀生长所需要的丰富的矿物质,能满足小秧子生长之需.
(2)食物因素,自然界里生长着的各种植物和根茎,有益菌种(称:益生菌),各种小虫,夜露水分都给小秧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3)竟争因素,小秧子在生长中有同类的竟争和与天敌的竟争.同类竟争中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而在与天敌的竟争中,被消灭的都是体弱多病的小秧子,而体壮器强的小秧子能在与天敌的残酷竟争中,靠着强健的体魄和灵敏的动作,逃避天敌的伤害而存活下来.自然的选择与淘汰造就了强者,使它们留在了秋天的旷野里高唱起生命的战歌.
(4)选择因素,动物的器官和功能有着一个遗传规律:用则进废则退!在自然界里小秧子的天敌很多,与天敌的博杀中小秧子很自然地会使用起它那对天生的大牙,一次一次地使用,牙齿就会朝着某一方面特化.另外在自然界中,蟋蟀的食物有矿物质,有机物,有益菌等,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粗硬的食物,小秧子在每天的咀嚼进食过程中,不断地在对它的牙齿进行着厉练,使其强壮.
(5)温湿度因素,在自然界里,早晚昼夜温度差异极大,湿度干干湿湿起伏变化,对虫体刺激很大,能引起虫体内在的机理产生变化,从而强化了虫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自然虫的竟斗能力也同时增强了.
以上这些因素在人工孵化白虫时是非常欠缺的,或是很难做到的.
二,行为遗传: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段国外昆虫学家做过的试验:为了验证昆虫有行为遗传,科学家们设计了一套方案,准备了二组对照组的同类昆虫,一组昆虫每天对它们进行一次短暂的弱电击,并同时打上闪光;另一组不做任何刺激.受到弱电击的昆虫,浑身抽搐,僵硬板直,等缓过劲来,立刻逃到暗处隐蔽躲藏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弱电击和闪光刺激,这些昆虫形成了条件反射,在不用弱电击而只用闪光单一刺激情况下,这些昆虫也会表现出如同受到弱电击时一样的反应:浑身抽搐,僵硬板直!稍后立刻逃到暗处隐蔽躲藏.而另一对照组昆虫因没有受到任何刺激,在打闪光时没有任何反应!
这二组昆虫的后代又分别用人工孵化为成虫,正式的昆虫行为遗传验证实验这时开始了:受到弱电击加闪光组的后代,在只用闪光刺激的情况下,表现出与上一辈受到弱电击加闪光时一样的反应,浑身抽搐,僵硬板直!稍后立刻逃到暗处隐蔽躲藏;对照组与上一辈一样,没有任何的反应!
遭受弱电击者的后代没有经历它上一代的任何刺激,却会有上一代被弱电击时的反应,这行为被遗传了!这行为被遗传的深层次原因是:某一种生物为了繁衍后代,使种群延续,会把它在遭受到伤害时的反应行为,遗传给它的下一代.当下一代在将要遭受到同样的伤害时能及时做出应急反应,减少肌体被伤害的机会,提高生存的几率,使这类生物种群能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其实这样类似的说法,在我国早就有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前半句话说的是肌体遗传,后半句话讲的就是行为遗传!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就观察到了生物有:肌体遗传和行为遗传!并对此做了精确的描述.还有一句话:虎父无犬子!明明白白地说清了强壮的父辈是下一代体质优异的保证!
在孵化白虫时,行为遗传被发挥到了极致.根据观察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空间因素,秋虫在广阔的田野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无拘无束,野性十足!并把这些行为遗传给了下一代.用秋虫卵孵化第一代白虫,它因遗传了上一代的行为模式,极不适应在狭小的孵化箱里生活.表现出来的是小秧子伤残很多.我观察到用秋虫卵孵化第一代白虫,小秧子的独腿较多,秃尾多,龄期短,成虫早,个体小.但它的生活行为会遗传给它的下一代,它的下一代比它更能适应孵化箱的生活环境.
(2)群体因素,大家都知道,一只凶头好蟋蟀,如果在同一只养盆里,再放进几只雄蟋蟀,经过一段时间后,那它不会再是一只好战能斗的凶头了,而是一只温和谦让的蟋蟀!它学会了与众多的蟋蟀和平共处,从而减少它过多地无谓消耗体力和意外的伤残,增加了存活下去的几率!在行为模式上它现在是强化了与它虫和平共处的行为,减弱了过去凶悍好斗的行为.这时它再与三尾交配产出来的卵,就会把它强化后的行为遗传给它的下一代,使它们更能适应群体的生活.
(3)多代遗传因素,随着所孵化的白虫代数增多,强化后的与它虫和平共处的行为模式不断地被强化遗传,白虫一代比一代竟斗力在减弱,而适应力在不断地增强,就形成了白虫随代数增多,体格越孵越大,而斗性越孵越弱的局面.
秋虫卵和白虫卵现在的区别:
秋虫卵饱满,粗大,色润黄,长度略长,外壳较硬;
白虫卵径窄,细小,色透明.长度略短,外壳较软!
这种差别是在收集虫卵时偶尔发觉的.以后白虫卵的情况会怎样变化不得而知.
这是秋蟋卵和白虫卵的对比照!左边的是秋蟋卵,右边的是白虫卵.可以明显地看到二者的差距.
秋蟋卵是2007年10月收集的秋蟋卵,放在冰箱里至今已冷藏了五个月.三颗秋蟋卵是任意拿出来的.
白虫卵是2008年2月收集的市场上买来白虫产出的白虫卵,三颗白虫卵也是任意拿来作对比的.
二者虫卵的色泽因时间久了,已有微小的变化,已不是最初的色泽了.
二者虫卵的这种差别,也许就是现今秋蟋与白虫的原始区别,或者说是根本的区别吧?!可能从提高白虫三尾的体质,产出卵长,粗大,壳厚,饱满的白虫卵,使白虫的先天得到增强,是提高白虫竟斗力的根本所在!从这方面着手改进,可能是一条出路吧?!
孵化白虫:三尾是第一要紧的!二尾是第二要紧的!最好能选山东的大盖母!
我国有一句话:爹挫挫一个,娘挫挫一窝!说的是:父本不高的,他的后代至少有一个是不高大的,而其他的后代可能就是高大的.母本不高的,她的后代没有一个是高大的!
三,卵的取存:
准备好多只专用的产卵器具,最简单的用蟋蟀盆也可以的,供结铃后的三尾产卵,并做好记录分别是哪些品种的蟋蟀卵,便于以后分类孵化.卵床可取黄砂适量洗净,再用开水烫过消毒,晾干后使用.但不能太干,目测有湿度为佳,不能过湿,可用震动后不出沙体液化法来测试干湿度.一般一头雌蟋雌一生中产卵可在200-1000粒之间,由于各种因素雄秧子易夭折,所以孵出的若虫中雄性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雌性.而若虫要养到四龄以上才能辨出雌雄.
摘抄书上的一文:
如要孵化出来的二尾多,可把三尾产出的卵用细筛子筛出,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卵的形状略有不同.一种卵的形状两头比较尖,而且数量不多;另一种卵两头比较圆,比前一种卵略短略?数量远比两头略尖的卵为多.实践证明两头尖的卵多数是雄虫,而两头略尖的短、略粗的卵多数是雌虫.如要孵化出的雄虫多,可在孵育前将前一种卵挑出,专用于孵育雄白虫.但不管是选雌性卵还是雄性卵,一定要选卵粒饱满,色泽匀均,卵粒大,长约在2毫米以上的.
而根据我对白虫三尾的研究,得出来的结果是:上述说法可能存在着误区.
虫卵在三尾肚腹内排列方式,通过解剖可以看到满肚的虫卵,像苏式圆匝弹仓的冲锋抢一样,卵密密地一圈一圈整齐地排列着,如腰箍般共有四大圈.中间虫卵的二端都与其它虫卵的头端互相对顶着,它二头端的几何形状是由所相处的,与之对顶着的其它虫卵之间相互位置所决定的,由于受到挤压靠中间的虫卵二端都较尖,而排在最外圈卵的外头端是对着肚腹内的内脏,没有其它虫卵对它们的外形进行挤压,故这二圈虫卵外头端较粗圆.而整个肚腹内的虫卵这种头端较圆的虫卵比例约占一半.虫卵的外形是由它在肚腹内的具体位置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按虫卵的外形说虫卵是雄的多或雌的多,有点牵强!
孵化白虫我的经验是:只对三尾和二尾进行选择,不对虫卵进行筛选.把所选的三尾和二尾交配后产出的虫卵全部收集起来,加温孵化,在能辨别出秧子是三尾和二尾时,分箱!
以下是一只大肚白三,剖开它的腹背,可以看到满肚的虫卵,像苏式圆匝弹仓的冲锋抢一样,卵密密地一圈一圈整齐地排列着,如腰箍般共有四大圈.
整齐的虫卵清晰可见,把虫卵挑出来看,是早已成熟还没产出去的卵了!
二尾和三尾的初产卵,在孵化白虫时容易孵化出个体较大的成虫来,以后产的经产卵,孵化的效果就差一点了,成虫的个体也不易养大.初产卵易早出小秧子,经产卵小秧子孵出的时间就相对来说要晚许多.
卵床里的卵要及时筛出,选出.如所选出的卵一时不去孵化的,可与一定量的沙混合,装入大口玻璃瓶内,给足湿度,封闭瓶口,防止干燥,置于冰箱冷藏室内保存,等需要时拿出回暖一天后再加温加湿孵化.虫卵保存期内一定要注意湿度变化,冰箱有吸湿的作用,沙一干虫卵就会死亡.冷藏过的虫卵孵化率会有所降低,但孵化出的白虫斗性会增加.注意千万别把卵放到冷冻室里,温度过低虫卵也会冻死的.
这一瓶装的是蟋蟀卵与黄沙,加湿后用盖子密封,外用塑料袋扎紧,不要让湿度散失而避免虫卵干死.最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冷藏,准备明年再孵化白虫.
你说的是翅膀超过尾巴长度的蟋蟀吗?我养过一只,书上说不能交配,因为蛉门被挡住了。我观查发现他可自己把翅衣偏向一边,露出蛉门来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