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在地球上存活了多少年?

2025-01-18 18:12: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恐龙统治了地球陆生环境长达1.6亿年,之后在6500万年前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灭绝。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

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扩展资料:

中国的恐龙相关

1、中国境内已知最原始的恐龙来自侏罗纪早期的云南,如禄丰龙和中国龙。禄丰龙是一种原蜥脚类恐龙,长约6-9米,脖子较长,通常以二足行走。中国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它的体型较大,后肢极为强壮,拥有锋利的爪子。三叠中国龙以头上的冠饰最为醒目,这极有可能作为它们的视觉辨识物,或在求偶时派上用场。

2、华阳龙是世界上发现证据确凿的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剑龙。华阳龙化石发现于四川盆地夏沙溪庙组地质层,是一种体型中等的剑龙类恐龙,它背部长有两排骨板,沿中线对称分布,肩胛骨上有两根狭长的棘刺,尾部末端有4根长约40厘米的尾刺,都是它重要的防御武器。

3、蜥脚类恐龙演化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巨大的种群,其中著名的马门溪龙是侏罗纪时期的优势蜥脚类恐龙成员,其种类繁多,化石在中国的四川、新疆等多地都有发现。马门溪龙体型庞大,最大的成年个体体长大约27米。它们有超长的脖子,几乎占去体长的一半,在动物界十分罕见。

4、侏罗纪晚期,许多兽脚类恐龙都成为了世界上前所未见的超级掠食动物。化石发现于重庆的永川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化石之一。它身体粗壮,脖子较短,但保持身体平衡并可以当作武器的尾巴却很长,再配合锋利的趾爪以及匕首状的牙齿,常常令猎物不寒而栗。

5、中华龙鸟是生活于早白垩世时期辽宁地区的一种小型肉食恐龙,体型轻巧,全身被覆原始羽毛,这些羽毛在生前呈现粟色、或红棕色,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长有羽毛的恐龙,也是第一种在科学上被复原出颜色的恐龙。

6、生活在辽宁地区的顾氏小盗龙是第一种会飞的恐龙。它们的身体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脚部、前肢和头部都长有飞羽,尾巴末端长有羽毛扇,它们拥有四翼,能轻松地在林间滑翔。

7、寐龙生活在早白垩世的中国辽宁地区,是一种非常小的肉食恐龙,跟鹌鹑差不多。寐龙是首次发现的死前处于睡眠状态的恐龙化石,化石埋藏的非常完整,看起来就像一只睡着的鸟。科学家认为,这只寐龙死于吸入火山爆发产生的有毒气体,死后很短的时间内即被大量火山灰掩埋。

8、发现于中国辽宁的孔子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角质喙的古鸟类,它的头骨上下颌均无齿而具有粗壮的角质喙,喜欢在湖边觅食。它们同类的后代逐渐演化成今天的鸟类。

9、青岛龙头顶有一根细长的棒状棘,其内部中空,能够发声。青岛龙生活在晚白垩世山东莱阳地区,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鸭嘴龙类恐龙,它们长有像鸭子一样扁平的大嘴,牙齿位于面颊部,体型壮硕,后肢较长,通常四肢行走。

10、中国内蒙古的巨盗龙,是世界已知的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巨盗龙拥有更多与鸟类相似的特征。而因为它修长的双腿和更加直立的身体,虽然体型巨大,但它的行动并不笨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中国的恐龙你有10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

回答2:

非鸟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兽脚类恐龙中的一个支系分化出鸟类,可是在白垩纪末期,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非鸟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非鸟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争论。

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生物学评论杂志》上。当小行星碰撞地球将导致海啸、地震、野火、气温突然变动以及其它环境因素变化,对原本脆弱的恐龙生态系统带来致命一击,使得恐龙物种陆续灭绝消失。唯一幸存的是空中飞行的恐龙物种,它们逐渐进化形成现今的鸟类。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觅食,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斗争,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

回答3:

恐龙统治了地球陆生环境长达1.6亿年,之后在6500万年前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灭绝。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
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扩展资料:
中国的恐龙相关
1、中国境内已知最原始的恐龙来自侏罗纪早期的云南,如禄丰龙和中国龙。禄丰龙是一种原蜥脚类恐龙,长约6-9米,脖子较长,通常以二足行走。中国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它的体型较大,后肢极为强壮,拥有锋利的爪子。三叠中国龙以头上的冠饰最为醒目,这极有可能作为它们的视觉辨识物,或在求偶时派上用场。
2、华阳龙是世界上发现证据确凿的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剑龙。华阳龙化石发现于四川盆地夏沙溪庙组地质层,是一种体型中等的剑龙类恐龙,它背部长有两排骨板,沿中线对称分布,肩胛骨上有两根狭长的棘刺,尾部末端有4根长约40厘米的尾刺,都是它重要的防御武器。
3、蜥脚类恐龙演化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巨大的种群,其中著名的马门溪龙是侏罗纪时期的优势蜥脚类恐龙成员,其种类繁多,化石在中国的四川、新疆等多地都有发现。马门溪龙体型庞大,最大的成年个体体长大约27米。它们有超长的脖子,几乎占去体长的一半,在动物界十分罕见。
4、侏罗纪晚期,许多兽脚类恐龙都成为了世界上前所未见的超级掠食动物。化石发现于重庆的永川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化石之一。它身体粗壮,脖子较短,但保持身体平衡并可以当作武器的尾巴却很长,再配合锋利的趾爪以及匕首状的牙齿,常常令猎物不寒而栗。
5、中华龙鸟是生活于早白垩世时期辽宁地区的一种小型肉食恐龙,体型轻巧,全身被覆原始羽毛,这些羽毛在生前呈现粟色、或红棕色,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长有羽毛的恐龙,也是第一种在科学上被复原出颜色的恐龙。
6、生活在辽宁地区的顾氏小盗龙是第一种会飞的恐龙。它们的身体上覆盖着一层

回答4:

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消失于六千5百万年前

恐龙,是对一些史前爬行动物的统称。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1亿5千万年。在大约六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几乎所有种类的恐龙都灭绝了,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鸟类与某种恐龙有血缘关系。

恐龙(Dinosauria)这名字最早为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提出。它由希腊词汇deinos(意为“恐怖的”或“极其巨大的”)和sauros(意为“蜥蜴”)组成。恐龙一词为日本翻译,后为中国引用。

恐龙的体型差异很大。已知最小的恐龙只有鸡那么大(鼠龙(Mussaurus),其幼体仅有20厘米),但大多数都体型巨大。最大的是蜥脚亚目恐龙(戈壁卡拉麦里龙(Klamelisaurus gobiensis),体长超过30米,高10米),为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陆生生物,在所有生物中,仅次于鲸。

许多其他种类的爬行生物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某些种类同样体型巨大,外形奇异,但它们不是恐龙。如蛇颈龙。

恐龙消失于六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释是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灭绝(最早为Walter Alvarez提出)。但这一理论尚有争议。

一般陨石的说法乃指陨石撞击地球后,大量的灰尘暴淹没大地及大气,造成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气温逐渐寒冷,恐龙因无法在冷酷的气候中生存及觅食,而死亡变成化石。另有一说法,指当时地球两极因气温的急剧变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造成大陆与大陆间有河流阻隔,造成恐龙觅食困难而死亡。

回答5:

恐龙,是对一些史前爬行动物的统称。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1亿5千万年。在大约六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几乎所有种类的恐龙都灭绝了,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鸟类与某种恐龙有血缘关系。

恐龙(Dinosauria)这名字最早为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提出。它由希腊词汇deinos(意为“恐怖的”或“极其巨大的”)和sauros(意为“蜥蜴”)组成。恐龙一词为日本翻译,后为中国引用。

恐龙的体型差异很大。已知最小的恐龙只有鸡那么大(鼠龙(Mussaurus),其幼体仅有20厘米),但大多数都体型巨大。最大的是蜥脚亚目恐龙(戈壁卡拉麦里龙(Klamelisaurus gobiensis),体长超过30米,高10米),为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陆生生物,在所有生物中,仅次于鲸。

许多其他种类的爬行生物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某些种类同样体型巨大,外形奇异,但它们不是恐龙。如蛇颈龙。

恐龙消失于六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释是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灭绝(最早为Walter Alvarez提出)。但这一理论尚有争议。

一般陨石的说法乃指陨石撞击地球后,大量的灰尘暴淹没大地及大气,造成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气温逐渐寒冷,恐龙因无法在冷酷的气候中生存及觅食,而死亡变成化石。另有一说法,指当时地球两极因气温的急剧变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造成大陆与大陆间有河流阻隔,造成恐龙觅食困难而死亡。

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消失于六千5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