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是南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打造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地位的重要时期,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因此,在全面总结“十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综合交通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综合交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迅速扩大,路网结构不断优化,运输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支撑。
1、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迅速扩大
“十五”期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172亿元,其中:完成投资87亿元,建成高速公路建设2条、158公里,在建高速公路3条、358公里;完成干线公路投资54亿元,新建改建干线公路1576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投资31亿元,新改建四级以上油路6591公里。总体上实现2条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干线公路基本完成路网改造;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已建成通车;南阳机场的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充实,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544公里,航道通行里程达到248公里。乡以上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9公里,村道以上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通车里程158公里;国道4条、省道14条,通车里程2335公里;县道49条,通车里程2108公里;乡道151条,通车里程3240公里;村道通车里程9703公里。
2、运输网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公路网质量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全市的公路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针,不仅总量上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技术等级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期间,建成了312国道南阳段文明样板路、S103线南阳段精品路,打通了国道207、209两条断头路,并在“九五”基础上对G207、S331、S333、S335、S231、S103和灌涨至二郎坪国防战备公路等南阳境内的主要干线公路的重点路段进行了拓宽改造,使市到县、县到县的路面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实现了227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全市4686个行政村,通公路的行政村4425个,通油路行政村3073个。公路等级的大幅度提高,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南阳市公路运输网状况与功能,对全市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运输能力紧张状况的缓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客货运量稳步增长
随着运网规模与等级的不断扩大和提高,客货运量进一步增长,为满足由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止2005年底,全市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达到87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3.13亿人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9%和16%;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83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2.96亿人公里,与“九五”末期相比分别增长 36%和39%;全市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达到6771万吨,41.69亿吨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8%和10%;其中公路运输货运量6600万吨,货物周转量39亿吨公里,与“九五”末期相比分别增长156%和218%。
4、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十五”期间,全市紧紧抓住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运输资源这个关键环节,在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输三大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的市场化进程,在突破体制性障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有力推动了全市公路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也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交通运输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十五”期间,南阳市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上讲,交通设施的总体规模、技术状况、服务和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1、基础设施总量仍然不足,网络系统尚待完善
全市公路密度虽然达到29公里/百平方公里,但远远低于全省公路密度平均47.6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公路网结构不合理,各层次路网规模及其功能不够匹配,影响了整个路网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全市干线路网中仍有33公里短头路、368公里的砂石路和低等级路、413公里的超期服役路急需改建;农村公路中的县乡道路3760公里、村道4464公里、县乡公路上的大中桥梁801座25090延米需要改建或新建;公路养护任务繁重,大量超龄油路失养,传统养护方式与日益增多的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养护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南阳机场支线客货运输还很落后,航线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调整。
2、技术装备水平急亟待进一步提高
公路运输车辆总体水平不能适应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货运车辆以中型普通敞篷货车为主,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拖挂车和各类特种专用汽车所占比重低;客运车辆老旧车辆多,安全性能差,高档客车所占比例不高;运力布局不合理,农村公路线路上运力相对缺少,缺乏适合农村出行需要的车辆。
3、交通建设资金不足,偿贷压力很大
目前,全市公路建设的贷款余额45亿元,其中省贷款38亿元,市贷款7亿元,新增贷款空间已十分有限。“十五”期间尽管在投融资改革、投资多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公路建设任务重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
“十一五”期间南阳市交通运输将面临新的形势。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规划纲要,南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是南阳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要阶段,这期间国民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等货物的需求增大,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使出行更加频繁,因而对交通运输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量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规模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在质量上,交通运输应提供安全、舒适、便捷、及时、经济的服务,同时加快发展个性化和专业化运输,真正做到人尽其行,货尽其畅。南阳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交通运输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交通运输也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提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输保障。
2、满足优化工业化结构的要求
交通运输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南阳市食品工业、建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货运量增长,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改善,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产品将逐渐增加,因而运输需求结构将随之变化,大宗货物比重将逐步降低,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时效性强的货运量增长幅度将加快,这对安全、及时、快速的运输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集装化、专业化运输系统的发展。
3、满足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发展高速客运系统,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的高质量需求将成为旅客运输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和各类专业市场将向小城镇集中布局,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旅客运输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类客运问题,推动城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未来交通运输必须考虑的。
4、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交通运输除了经济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外,还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南阳市应在以下方面处理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基础设施方面,通过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得出对环境、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最佳的交通运输体系结构;在运营方面,实现交通运输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运输量最小化,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在环保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将噪音污染和气体排放降至最低点。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趋势
1、货运需求增速平稳,客运需求呈较高的增长速度
由于经济总量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货运输需求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特别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社会的服务性和信息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单位产值的货运强度不断继续下降,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将逐步减缓,运输质量需求会进一步提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运需求将继续呈现较高的增长速度。
2、客、货运输结构继续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全市货物运输基本上以煤炭、石油、矿石、木材、粮食、钢材、建材等能源、原材料为主,约占货运总量的70%左右。考虑到现阶段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 “十一五”期间虽然仍会有一定增长。另外,随着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特种货物、鲜活农副产品将逐渐增多。
旅客运输方面,在城间客运量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之间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因私出行的比重将明显增加,对舒适、快速、方便、安全等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将更加提高。
3、农村运输需求显著增长
“十一五”期间,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随着各项支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南阳市的农业生产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逐步形成,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产品的产量品种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农村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市交通运输不仅要在运输能力、运网结构和区域布局上适应农业经济转型所产生的总量上运输需求的大量增加,更要从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上满足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更高要求。
4、各种运输方式所占的运输市场份额继续发生变化
“十五”期间,由于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全市运输结构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正在发生变化,公路运输日趋成为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客货市场份额大大增加。“十一五”时期,仍会继续这一发展趋势。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国内、国际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民航运输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航空客货运量将大幅增长。在超长距离的客货运输中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另外,随着运输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将进一步规范,不同运输方式、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5、运输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变化将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各自服务水平的提高,导致“十一五”期间各种运输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并逐步相互兼并、联合,形成比较完备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三、“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强化质量管理,重视技术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服务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不断提升我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努力实现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发展原则
1、坚持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把交通发展规划与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当前交通需求与长远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满足现有交通需求,又有适度超前。
2、坚持交通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正确把握发展与环境、速度与质量、增长与效益、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增强交通运输的公益性和公共服务性。
3、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交通建管体制改革的进程,努力打破行业、部门垄断和分隔,加强行业、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4、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政府与社会、管理与市场等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5、坚持不同运输方式以及不同运输环节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运输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正确处理干线与支线、线路与站点、新建与改造的关系,努力从整体上提高全市综合运输体系能力、效率和管理水平。
6、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建设与管理、建设与养护的关系,逐步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养护投入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协调发展。
7、坚持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原则。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加快交通人才培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水平。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 期间我市综合交通发展的目标是:继续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巩固我市作为中部地区主要交通枢纽的地位。
——规划公路通车里程243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25公里,干线公路达到2335公里,县道达到3220公里,乡道达到3710公里,行政村道路14380公里,乡道以上公路网密度达到37公里/百平方公里;
——加快南阳机场的改造建设步伐,争取南阳机场达到国内干线机场的规模;
——加强宁西铁路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满足沿线运输需求;改造扩建南阳火车站,使之成为与铁路主枢纽地位相匹配的高等级车站;
——加强快速通道网络建设,全面贯通国家、省规划的通过我市辖区内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南阳市区建成绕城高速。
——基本完成干线公路路网改造,95%以上达到二级以上油路标准,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90%以上;
——农村公路实现全部行政村通油路,50%自然村通油路,建设部分重要联网路;县乡公路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油路标准,基本解决县乡公路有路无桥和危桥问题;
——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客运县级以上实现快速化,农村公路客运基本实现网络化;
——完成重点库区、重点码头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渡口、渡船改造全部完成。
(四)投资规模
依据国家、省和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当前的在建规模,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仍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按照各部门提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2006-2010年南阳市(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规模大约为42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280亿元;干线公路60亿元;农村公路80亿元;运输场站2亿元,内河航运3亿元,机场建设3.4亿元。为“十五”期间的2倍。
四、“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建设重点
(一)尽快形成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络
“十五”期间,随着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南阳市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取得了零突破,对优化运输结构、缓解多年来运输紧张局面,加快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一五”期间要乘胜前进,继续保持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经过南阳市高速公路有:南邓高速公路全长90公里,总投资25亿元;信南高速南阳段109公里,总投资37亿元;宛坪高速公路全长156公里,总投资70亿元;岭南高速分水岭至南阳段97公里,总投资41亿元;驻随高速桐柏段30公里,总投资9亿元,临汾至三亚高速南阳段70公里,总投资35亿元;石人山至西峡高速80公里,估算投资58亿元。十五”期间,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达到515公里,到2005年底建成158公里,有357公里左右需接转到“十一五”期间。为了尽快发挥其投资效益,需集中力量,如期完成已经开工各项续建项目,确保2007年使全市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415公里,2010年达到726公里。
(二)进一步加强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建设
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是全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沟通城乡的重要运输纽带。目前相当一部分路况还很低,难于适应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在继续完善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络的同时,必须兼顾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60亿元,拟安排建设项目25个,改建里程1073公里,其中改建原有二级公路595公里、改建二级升一级公路500公里、改建三、四级等外公路478公里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三)大力强化农村公路的建设
1、继续搞好农村公路“通村”、“通达”工程,重点放在对原有道路的完善、提高村道的技术等级,基本消除县道上的等外公路;
2、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改善山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
3、结合小城镇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强城镇和乡镇之间连网公路的建设,建设和完善通往旅游区的主要道路。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80亿元,计划建设四级以上油路(含水泥路)28392公里。
(四)加快公路运输场站建设
客货运输站点和是公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十一五”期间仍需继续培育和发展运输市场,完善市场平等竞争机制,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提高公路运输专业化水平,增强竞争力,是干线公路运输实现快速化,县乡公路运输实现公共化具体任务,场站建设遵循以“市为主,市县衔接”的原则,逐步配套,形成网络;对于历史明镇、重镇,经济发达乡镇,省际边远乡镇,要加强客货运基础设施建设,使客货运输条件有显著改善,服务经济发展,发挥投资效益。“十一五”期间建设市级客运站2个、货运站2个;县级客运站5个,货运站9个,旅游客运站11个,计划投资2亿元。
(五)内河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从南阳实际出发,以库区为依托,以服务旅游运输、建材运输、补充公路运输为出发点,“十一五”期间拟建航道249公里;建成和完善港口500吨级泊位34个,100吨级泊位18个,小港口、渡口30个,计划总投资3亿元。
(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南阳机场的作用
从各项主要硬件情况看,南阳机场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除充实部分基础设施以外,重点是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配合航空公司,选择积极合理的机型,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逐步开辟新航线,加密现有航班密度。根据国家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的指导精神,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搞好南阳机场的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计划规划投资34000万元,扩建4D级飞行区、停机坪、候机楼等附属配套设施。
五、政策措施
为完成“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的各项任务,实现预期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调控手段,调节运行机制,促进市场发育,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一)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省有关方针政策,南阳市在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对原有公路运输行业的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改变了融资渠道狭窄的被动局面,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大大推进了公路交通快速发展。但是应当看到,现行的投融资体制还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有效性需要增强。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