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手势
胜利手势指将食指和中指竖起分开,形成“V”字,如今已成为全世界表示胜利的流行手势。
手势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沦陷,许多人纷纷流亡英国。当时有个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利用电台,每天从英国向比利时进行短波广播,号召同胞们奋起抗击德寇占领军。1940年末的一天晚上,他在广播里号召人们到处书写"V"字,以表示对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心。几天之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其他城市的建筑物上,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树干和电线杆上、影剧院里,"V"字无处不在,甚至在德军重兵把守的兵营,岗楼和纳粹军官的住宅里,也出现了被视为不祥之物的"V"字,搅得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心神不宁。
后来,"V"字不胫而走,传入欧洲各沦陷国。由于它形式简单明了,很快流传开来。朋友们见面,伸出食指和中指,打个"V"字,代替其他一切招呼。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成为当时一种时尚。英国首相丘吉尔十分喜爱打这一手势,于是"V"字更加出名。餐馆里,桌子上的刀叉被摆成"V"字,甚至钟表店里的时钟也被拨到11点5分。此风传到美国,妇女们纷纷佩戴起人造宝石嵌成的"V"形胸针,成为一种时髦。据说当时一个用真钻石制成"V"字胸针,售价高达5000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已半个多世纪了,但是"V"字如此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爱,以至于流传至今。
除了胜利含义外,"V"字在有些国家还有其特定的意思:如在荷兰文中"V"代表"自由";在塞尔维亚语里表示"英雄气概"。
V手势是由丘吉尔发明的。
“V”字蕴含着一定的心理战。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纳粹的愤恨和相互之间的鼓励。当时有个叫维克多的比利时人,用电台以“不列颠上校”的名义,每天从英国对比利时广播,号召同胞们奋起抗击德军。1940年末,他突发奇想,提出“V”表示胜利的意思,并呼吁人们在德战区广泛书写“V”,以示对抗战的坚决信念!
盟军在欧洲战场上曾大搞心理暗示,使德军正常心理活动失调,从精神上削弱了德军的斗志,瓦解了德军的士气。战争中,这种袭扰即在前线应用,又在敌人后方实施;既有宣传鼓动作用,也常用于精心策划的破坏活动,使德军昼夜不宁,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