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这个东西,类比起来,应该是和计算机差不多的,属于能够对人类生活产生“变革性”影响的产品。机器人的市场所在,在于替代人工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达到人类难以操作的精度。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不用多说了,可重复啊,可维修啊,仅仅需要电力成本啊,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至于家用机器人,老龄化市场是绝对有很大潜力的。需要人类进行服务的地方,很大可能也能用机器人加以替代。
业机器臂已经很成熟了,价格也越来越低,留给创业者的机会似乎不多了。但是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寻求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迅速增多。在很多新场景里,现有机器人的形态是不是最优的呢?例如是否可以通过牺牲一定的精度和速度换取价格和交互优势呢?一些创业者正在这条路上。这件事坑也很大,我曾经在德国参与过多年先进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对其中的困难深有体会。
产品体验设计难、用户使用难,这2点背后的原因,是典型用户群体/场景的定位不清晰。现在的成年人用户,已经非常习惯用手机的触屏交互,而不容易适应机器人的语音交互方式;而老年人,很多有口音问题,也非常难进行语音交互;至于小孩子,更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来,真是说出来都是泪。
目前工业上高精度机器人差不多都用的谐波减速机,背隙几乎为0,精度可以达到1弧秒,但成本非常之高。日本HD的谐波减速机,一个要几万块钱。一台机子上用3~6个,总成本就直线上去了。另一个就是电机驱动控制,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无论是减速机还是控制器,国内仿制品的精度都达不到德国和日本的水平。
机器人市场很明显商用先行,民用远远落后。想想我们坐的飞机,其实那就是个飞行机器人,因为机长在起飞后基本就可以推着小车出来卖卖水果零食再回去睡个觉等待降落,其实降落他也不用做什么,软件自动调好了,那套软件可老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