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公园西侧,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跨度53米,宽18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
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庄严雄伟,它不但是沟通苏州河两岸的主要桥梁,还是近代上海市的主要标志之一。上海方言中的“外”除含有与“里”相反的意义外,还有意外收入之意,如“外快”、“外加”等;“白”则在沪方言中含有不劳而获之义,如”白食”“自拿”等。50年代初期以后,在影射史学之影响下,不少人把“外白渡桥”之得名解释为租界慑于上海人民反抗过桥收税,改为过桥不需化钱而取名“外白渡桥”。直到今天,这叫说法仍有一定的影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苏州河从太湖的吴江县发源,在上海的外白渡桥东注入黄浦江。以前上海境内的苏州河上没有桥,人们过江主要靠摆渡。据清《同治上海县志》中讲,今虹口一带与上海县城被苏州河分割,江南江北往来比较困难,城内的罪犯只要逃过苏州河,捕快就只能望“江”兴叹,所以以前虹口一带几乎成了犯罪之渊。上海开埠之前,上海的慈善团体同仁辅元堂已在苏州河江边设立“义渡”。上海语中一般以江河下游为始,依次称河上之桥为“外”(或“头”)、二、三……,如:今虹口港由南向北的桥旧时就称为“外虹桥”、“中虹桥“、“里虹桥”;今四平路处也有“头道桥”、“二道桥”等;实际上苏州河上的桥也是这样称呼的,由东向西分别叫“外白渡桥”、“二白渡桥”(乍浦路桥)、“三白渡桥”(四川路桥)等。显然,“外白渡桥”中的“外”仅是方位的指示词而已。同样,“白”是“摆”的讹读。原来同仁辅元堂设义渡后,人们以渡口的位置从东向西分别叫作“外摆渡”(或“头摆渡”)、“二摆渡”(或叫“里摆渡”)。“摆”也被讹作“坝”,如今天外白渡桥西侧有一条“头坝路”,这里以前就曾叫作“头坝”。史载1861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于虹口“头坝”,就是指这里。又如《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中收录旧藏四明公所刻于光绪年间的《头摆渡码头百官船户兰盆会助款人四明公所碑》中的“头摆渡”,也即“外摆渡”。
1845年英租界在苏州河以南建立,1848年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建立,1863年英、美租界又合并为“公共租界”,苏州河又把公共租界一分为二,随着虹口的发展,往来于苏州河两岸的人数激增,当时有一个叫威尔司的英国人见有利可图,即成立“威尔司桥梁公司”承揽苏州河桥梁修建。1867年在“外摆渡”东侧的桥梁通车,一度就被叫作“威尔司桥”。该桥为木结构,为不妨碍苏州河船只通行,桥的中间设有吊桥,过船时拉起吊桥,无船时放下吊桥。桥由专人看管,过桥须交过桥捐。桥梁对摆渡口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因而摆渡口一度曾联合兔费摆渡以对付威尔司桥梁公司。但过桥毕竟比摆渡安全迅速,摆渡口终予一蹶不振而被淘汰。威尔司公司由于建桥资金不足,桥梁工程非常粗糙,桥建成几年后就出现倾斜,并被工部局下令禁止通行。不久,桥梁由工部局收买,并于1871年重建了新桥。因桥近外滩花园,又被叫作“花园桥”,而中国人则以其近“外摆渡”而叫作“外摆渡桥”。新桥建成后对中外过桥者均征收过桥捐作为桥梁管理维修费用。
本世纪初,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租界当局决定在桥址重新建造钢质大桥。桥梁工程于1906年动工,次年正式完工,这座桥就是现在的外滩外白渡桥。新钢桥的英文名仍为“花园桥”,而上海人则称之“外摆渡桥”或“头摆渡桥”,以后又讹作”外白渡桥”。解放初将原嵌在桥头堡上的英文铜质落成纪念牌拆除(该铜牌今陈列在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并重新以汉字书写桥名——白渡桥,于是该桥又有“外白渡桥”或“白渡桥”并存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