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为什么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

如题!
2025-01-18 18:58:2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制冷剂是压缩式制冷中的工作介质,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它在低温下吸热汽化,再在高温下凝结放热。历史上曾用过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空气等作为制冷剂。1930年美国开发出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氟利昂是一大类,有几十种。它们的热力性质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有许多共同的优点。因此,从1930年到1990年,氟利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75年美国学者提出,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在离地面25-40的平流层。它能够屏蔽对地球上生物有害的紫外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有各种波长,其中的波长为0.28-0.32微米以下的紫外线会危害生命。臭氧层能够阻挡这些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氟利昂中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的理论到九十年代被广泛接受,该理论于1995年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根据该理论,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在平流层会分离出来,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和氧分子。氧化氯能与臭氧作用,重又生成氯原子和氧分子。这样不断重复,使臭氧大量被破坏。

研究表明,臭氧层的臭氧每减少1%,则有害辐射增加2%。其后果是皮肤癌和眼病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性能下降、海洋生物的食物链被破坏、一些植物生长受影响(包括农作物减产)。有人提出,当臭氧层余下1/5 时,是地球生命的临界点。

回答2:

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在平流层会分离出来,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和氧分子。氧化氯能与臭氧作用,重又生成氯原子和氧分子。这样不断重复,使臭氧大量被破坏。

回答3:

其中的氯原子在臭氧分解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