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最后一次演讲 有感 闻一多写的 600字

2025-01-21 02:54: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当我读完《最后一次演讲》,我为闻一多先生的“视死如归”而感动,我的心里充满的是愤怒、敬佩和感动。

  我愤怒当时社会的黑暗。就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的质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无非是一个没有丧失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一张嘴,有什么话可以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是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这成什么话?”我愤怒就是这样柔弱的读书人会遭此毒手。我愤怒那些丧失良知的中国人还不如外籍友人——“自从李公朴先生遇害以后,原本不住在西仓坡大院的西南联大美籍教授温德先生,便住进了......”“孩子,你的父亲,我的老朋友闻一多先生是个好人,有人想要杀掉他,中国人民不答应,我这个美国人也不答应。......孩子,你看,我还像个称职的哨兵吗?”

  我敬佩当时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民主人士。原本闻一多一家可以安全启程北上,可为了好友,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他选择以生命为交换。“特务们先后给闻一多寄来了两次子弹......‘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在那个时候结束你的性命’”“闻一多仅仅淡然一笑,便把信和子弹扔进了纸篓。”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骨气,这就是最勇敢的斗士,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感动闻一多先生以贫乏的物质武装起来的高贵精神。“闻一多一家在这8年当中,住过茅棚,喝过稀饭,饿过肚子,刻过图章,写过文章,游过行,......”“可对于贫困交加的闻一多一家来说,......而今天,一定要让孩子们吃饱。”即使这样,闻一多先生斗志昂扬“斗士的血不会白流,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都说知识分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群人,可就是这样一群人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引导我们的前进。

回答2:

《最后一次演讲》
  “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这些掷地有声的句子是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它们出自“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之口,是闻先生在李公朴殉难经过报告会上所作的即席演讲。就在这次演讲结束之后,闻一多和李公朴一样,遭到了国民党特务卑劣的暗杀。 “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为争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毛泽东在说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坚强之气时,还特别举出了闻一多的例子,“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把这段话读了一遍又一遍。是啊,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闻先生宣告“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和“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时候,我的情绪非常激动!闻一多先生,这位妇孺皆知的大勇的烈士!他那慷慨淋漓的演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正是在歌颂我们这位卓越的学者么?!
1946年7月初,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反内战的民主人士李公朴,为了唤起民众,声讨反对派的罪行,闻一多先生毅然地进行公开演讲。过了两天,他也惨遭暗杀,因此这次演讲就成为了人们永恒的回忆——人民敬重的革命烈士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
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他说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民的心里话,他用宝贵的生命唤醒无数热血青年团结起来,为推翻反对派的血腥统治而战斗到底。

回答3:

闻一多先生为人们做出了巨大贡献

回答4:

我找不到,与我无关,你娃子更本没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