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的经济状况

如题
2025-04-06 08:48:4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回答2:

二战前的大正时期,日本较少对外发动战争,主要进行国内建设,因此这个时期日本相对和平并且生活质量相对较高。二战爆发初期,日本获得中国、东南亚等地的资源,国内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一般消费品的生产却开始放缓。到了二战的中后期国内的生活品需求越来越不能满足,战略资源由于美国的封锁而紧缺,从1940年开始日本走上了穷兵黩武的发展方式。明治和大正时期所积累的财富在1940年到1945年消耗殆尽,日本投降的时候整个日本都几乎是难民。

回答3:

抱歉!由于是针对上一个回答者的,所以有些离题了。
二战时,日本经济属于战时经济阶段,主要为战争服务,从而严重影响到民众生活。特别是从1943年初起,美国海军力量逐渐赶上并超过日本后,对日本本土的封锁越来越严密,日本国内急需的各种掠夺来的资源很难运到本土,已经谈不上正常的国民经济发展了,连日常生活都很困难了。

回答4:

开始还可以,渐渐地就耗尽了。毕竟日本是个小国。

回答5:

二战前的大正时期,日本利用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获取的利益,大量进行国内建设,因此这个时期日本相对和平并且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而到了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濒于崩溃,此时日本生活水平低下,社会矛盾尖锐,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军队,严重刺激了日本军队的畸形发展,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以及转移社会毛队矛盾,日本走上了战争的道路......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大肆掠夺中国资源,国内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一般消费品的生产却开始放缓。
到了1941年,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过长,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日本日益激增的经济需求,在北进苏联受挫后,日本把军事重点转向太平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先发制人,侵占东南亚大部,初步完成了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国内经济得到了短暂的发展,日本军方以此为契机,使日本工业经济从半战争状态彻底转型为战争状态!
到了二战的中后期,由于各大战场上日军主力相继被歼灭,战争主动权彻底丧失,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的无差别轰炸和封锁,日本生活品生产基本进入了停止状态。至此,濒死的日本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彻底进入了穷兵黩武的发展模式。自明治时期以来所积累的财富消耗一空。
一个负责民生经济的日本将军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至日本投降时整个日本只剩下了两种人——死人和濒死的人,日本平面能吃进嘴里的就只有子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