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相对落后就是元明清开始的,从宋朝到元明清城市人口百分比从26%掉到了10%以内。从世界领先地位到下端的数据变化。
经济方面史学家对于宋之后的元是持宽容态度的。毕竟是马上民族,对于农耕地带的经济没有什么经验。千百年来的日常生活就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是骑马溜达。期望值低失望也就无从谈起。
蒙古人把国民分成四等,不过最低等的南人中不乏财大气粗的富翁,顶级的蒙古人照样有饿死的。在思想和经济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
少数民族政权对于思想方面的禁锢相对汉人政权不太严厉是公认的。很多思想方面的新潮流往往在这样的朝代生根发芽。经济方面也宽松,也没有禁海,对外贸易由色目人掌管,最大商港泉州。毛病就是蒙古人经常抢东西(统治的目的之一是抢东西)。
元朝不足百年,统治时间短也是被忽略的原因之一。之后汉人王朝大明登台,所以把蒙元忽略,宋明做比较是很正常的。
明朝和宋朝相比最不同的是对商业的看法。
中国历史上经济方面卓有成效的往往首推唐宋。商业发达门户开放,国际交流频繁。
宋朝的商业比唐朝又大大推进,宋太宗不禁夜市,开封府整夜灯火通明,各种商业餐饮热闹非凡。广州港为主的国际贸易额也惊人。大城市有五个,个个是世界一流城市。宋朝的税收一度达到过唐朝的四倍!占人口最大比例的农民过得最好的时代就是宋朝,负担轻。农业能榨取多少?繁盛的商业带动了工业,真可以说蒸蒸日上。
明太祖上台后各种修养政策,里面有一个要命的就是重农抑商。被战争破坏的农业恢复起来不需要多长时间的。对商人的打击可以说一言难尽。重农抑商贯穿了明清两代。商业不振只能靠农民,貌似成了宠儿的农民压力陡增。说清朝接替明朝衣钵的说法是有理由的,刚得到天下时官员严重不足,清庭直接聘用原明朝官员,级别不变异地而就。匆忙举行科举考试吸收了大量明末汉人也是原因之一。
禁海也是明朝首创,清朝沿用。真正的与世隔绝造成了落后结果,要命的是明朝的时候欧洲蠢蠢欲动(文艺复兴运动),加上清朝两百多年(欧洲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严重落后,天朝成了一个谁都可以扇一个耳光的可怜虫。
贸易的重要性从抗战时期的数据也能看出来。国民政府丢失所有海岸线后财政收入减少了七成,也就是说税收的七成是由河道海岸为基地的商业活动带来的。重庆出现的木炭车就是结果。
国土禁好了,然后是思想禁锢。朱元璋废除宰相(专制的最高级别),科举考试用八股来禁锢官员的头脑,严苛的儒教理学第一次渗透到每一个百姓头上。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只有死路一条,思想禁锢扼杀了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