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一套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人生大事,而我们在购房的之前,都做足了充足的准备了吗?买房时最怕面积有出入,作为购房者,还真德把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的概念和区别弄清楚。
建筑面积指的是住宅建筑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与使用面积及使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一般大于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部位面积。因为建筑面积是计算商品房价格的结算数据,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了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非常重要。
套内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这三部分组成。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而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则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1/2计算。
如果你发现了购买的房屋真的存在出入,那么你必须要了解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面积误差超3%购房人有权退房
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这三部分。《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可以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随套内建筑面积权利份额一并转让;竣工后套内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发生误差时,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合同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当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购房人
2、公摊面积不大可能缩小
关于公共设施的大小、楼梯宽窄、电梯多少,国家建筑技术规范都有相关规定,公摊面积不大可能缩小。今后还要在建筑规范审批上严格把关,对必须有的配套设施、区域等严加审核。开发商用套内面积计价,同时也提供建筑面积的具体数据。
3、套内面积并非自己能量
对于业主来讲,套内面积并不是房间的面积,还包括墙体的面积,假如按套内面积算的话,有些业主不知就里,拿着尺子一量,发现自己的面积不对,还会发生新的纠纷。套内面积并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者拿着一把尺就能准确算出来的。关键是要委托专门的部门准确地测量面积。
4、不公摊部位为业主所有
该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房地产转让时,相应的公共部分、公共设备的权利份额一并转让;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可以单独转让的地下车库等附属建筑物,不随同转让的应当在房地产转让合同中载明,没有载明的视为一并转让,也就是说不公摊的面积可视做买房人所有。
5、测绘单位承担误差责任
按套内建筑面积卖房,开发商照样应该把公摊部位、用途以及预售面积告知买房人。按《办法》规定,开发商在预售商品住宅之前,应当公示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出具的预售面积测绘技术报告书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情况,公示分摊的内容有:被分摊部位的名称、用途、所在位置、面积;参与分摊的商品房名称、用途、所在位置、面积、分摊系数;不分摊的部位。买房人有权查询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一旦房屋面积与事实不符合,如果是由于测绘技术引起的,测绘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2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