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从现代人类的个体逻辑发展讲起. 我们的神经系统赋予了我们发展逻辑思维的潜力(注意,这里是说,与生俱来的不是逻辑,而是掌握逻辑思考的可能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一个人逐渐形成具体的逻辑思考能力.在个体的逻辑思维的形成上,先天和后天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实验表示,如果缺乏环境和教育,逻辑思维的能力将不会形成.此外,逻辑思维和语言之间也有着深刻的联系,没有语言这个媒介和容器,则逻辑思维也无法完全形成. 至于人类总体为什么会形成超出其他物种的逻辑思维,和为何逻辑思维会存在,则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 一个物种的延续取决于它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能力.逻辑思维无疑有助于在进行危险、猎食、觅偶等对于生物的繁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行为时,作出正确迅速的判断.逻辑思维有助于物种的存活和繁衍,因此就不难联想到,具有更好的逻辑思维发展潜力的个体更可能生殖繁衍,同时将自己有助于逻辑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而逻辑能力较差、无法繁衍的个体的基因将从此从种族的基因组集合中消失. 大概的方向是这样,至于人类为什么会有比其他物种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则有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因素. 关于产生时间,似乎还没有看到过深入的相关研究报告.关于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有逻辑思维的能力这一点,也是最近数十年才有的观点. 许多物种,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人属(homo genus)甚至也可以理解语言.所以我想逻辑思维的能力似乎在进化史上比较早的时期就发展了. 逻辑思维,又叫理论思维,它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还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逻辑思维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同形象思维不同,它以抽象为特征,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物质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人们从哪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实践的发展也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与形象思维不同,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 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违背这些规律,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认识就是混乱和错误的 逻辑思维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逻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在逻辑思维中,是使用否定来堵死某些途径.比喻说,逻辑思维是在深挖一个洞,它就是为了把一个洞挖得更深的工具.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社会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人们从哪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实践的发展对于感性经验的增加也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成长形成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二,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三,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iknow-pic.cdn.bcebos.com/4a36acaf2edda3cc4103a0cd0fe93901203f927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a36acaf2edda3cc4103a0cd0fe93901203f927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36acaf2edda3cc4103a0cd0fe93901203f9273"/>
扩展资料:
人的意识产生的前提:
意识的产生需要能量,意识的存在和传播需要介质(物质),总之,意识的存在是依附于物质的。意识与其物质载体本身的现象往往并不是一回事。撇去载体的因素,意识不占据空间,而物质存在是占据空间的,这就是意识与物质的根本区别。
由于思维主体在获取及处理信息时,信息可能发生种种变异,因此意识的内容不一定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意识可能超越客观事物,也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84%8F%E8%AF%86/941923#3_3"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意识">百度百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