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和西汉的选官制度相同点

2025-03-28 07:14:3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和西汉的选官制度相同点:实行军功爵制度。

二、军功爵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军功是接受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
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是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三、意义:
新的军功爵制是以国家授田及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不同于旧的份地制。旧制度以"份地"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新制度以"爵禄"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因而"爵禄"制较之"份地"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激起广大官兵对爵禄、田宅和税邑、隶臣等物质利益的巨大贪欲,从而起到增强军队战斗力的作用。

回答2:

1、汉武帝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回答3:

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