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巴特斑岩型铜钼矿区以前没有成岩成矿年龄数据报道,为了查明矿区火山岩、次火山岩和铜钼矿石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次工作对火山机构中的流纹斑岩、花岗斑岩和铜钼矿石中的辉钼矿分别进行了同位素测年。
(一)矿区流纹斑岩的形成时代
本次工作对矿区中部的含矿主岩流纹斑岩中锆石开展了SHRIMP U-Pb同位素测年,详细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在第四章中已进行了描述,其锆石U-Pb和谐图(见图2-15),其测年结果为315.9±5.9Ma,置信度为95%,MSWD为1.9。这一年龄数据表明,达巴特铜钼矿区火山机构中的流纹斑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即北天山(巴音沟)洋向南俯冲作用过程中的岛弧环境(见图1-15j)。
图4-14 达巴特斑岩铜钼矿床含矿石英流体包裹体δD-δ18O图解
(二)矿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
本次工作对矿区火山机构中的花岗斑岩中锆石开展了SHRIMP U-Pb同位素测年,详细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在第二章中已进行了描述,其锆石U-Pb和谐曲线图见图2-16,其测年结果为278.7±5.7Ma,置信度为95%,MSWD为1.6。这一年龄数据表明,达巴特铜钼矿区火山机构中部花岗斑岩形成于早二叠世,为板内裂谷拉张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三)铜钼矿的成矿时代
1.样品特征
由于矿体在地表出露较少,而且样品不够新鲜,用于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的7件矿石辉钼矿样品全部来自钻孔Zk002的岩心。具体采样位置示于图2-9 和图4-10(样品来源于ZK002的不同孔深,分别为174m,193m,185m,194.5m,170m,183m和173m。),矿石样品为产于在流纹斑岩体内部含辉钼矿石英细脉,脉宽为1~3cm,辉钼矿在石英脉中呈浸染状和团块状分布。
2.实验流程
本项分析测试工作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完成,实验中采用Carius管封闭溶样来分解样品(杜安道等,2001;Shirey et al.,1995)。实验全流程空白Re约为2.8pg,普Os约为0.1pg,大大小于所测样品中铼、锇含量,因此,不会影响实验中铼、锇含量的准确测定。
分解样品:准确称取待分析样品,通过长细颈漏斗加入到Carius管底部。缓慢加液氮到有半杯乙醇的保温杯中,调节温度到-50~-80℃。放装好样的Carius 管到该保温杯中,通过长细颈漏斗把准确称取的185Re和190Os混合稀释剂加入到Carius管底部,再加入4ml 10mol/L的HCl,4ml 16mol/L 的HNO3。当管底部溶液冰冻后,用丙烷氧气火焰加热封好Carius管的细颈部分,放入不锈钢套管内。轻轻放套管入鼓风烘箱内,待回到室温后,逐渐升温到230℃,保温12小时。在底部冷冻的情况下,打开Carius 管,并用40mL水将管中溶液转入蒸馏瓶中。
蒸馏分离Os:在105~110℃温度下蒸馏50分钟,用10mL水吸收蒸出的OsO4用于ICP-MS测定Os同位素比值。将蒸馏残液倒入150mL Teflon烧杯中等待分离Re。
萃取分离Re:将第一次蒸馏残液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近干,再加少量水,加热近干。重复两次以降低酸度。再加入10mL 5mol/L的NaOH,稍微加热,转为碱性介质。转入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然后取上清液转入120mL Teflon分液漏斗中,再加入10mL丙酮,振荡5分钟,萃取Re。静止后弃去水相。加2mL 5mol/L的NaOH溶液到分液漏斗中,振荡2 分钟,洗去丙酮相中的杂质。弃去水相,排丙酮到150mL已加有2mL水的Teflon烧杯中。在电热板上(50℃)加热以蒸发丙酮,加热溶液至干。然后加数滴浓硝酸和30%过氧化氢,加热蒸干以除去残存的Os。用数毫升稀HNO3溶解残渣,稀释到硝酸浓度为2%。准备进行ICP-MS测定Re同位素比值。若含Re溶液中盐量超过1mg/mL,需采用阳离子交换柱除去钠。
质谱测定:采用美国TJA公司生产的TJA PQ ExCell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同位素比值,采用美国Finigan公司 HR ICP-MS测定Os同位素比值。对于Re选择质量数185,187,用190监测Os;对于Os选择质量数为186,187,188,189,190,192,用185监测Re。
3.测试结果
对7件辉钼矿单矿物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列于表4-12。其中普Os是根据Nier值的Os同位素丰度,通过192Os/190Os测量比计算得出;总187Os是187Os同位素的总量,Re和Os含量的不确定度包括样品和稀释剂的称量误差、稀释剂的标定误差、质谱测量的分馏校正误差、待分析样品同位素比值测量误差,置信水平95%,187Os/188Os 的不确定度包括质谱测量的分馏校正误差、待分析样品同位素比值测量误差,置信水平95%。模式年龄的不确定度还包括衰变常数的不确定度(1.02%),置信水平95%。
表4-12 达巴特斑岩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
由表4-12可知,辉钼矿中Re的含量比较低而且变化范围较大,变化于120.7~424.6ng/g之间,Os含量在0.0013~0.0281ng/g之间。采用衰变常数(λ)1.666×10-11(Smoliar et al.,1996),利用ISOPLOT软件(Model 3)将7件分析数据回归成一条等时线,187Os/188Os初始比值为0.017±0.0464,平均权重方差MSWD=2.4,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01±20Ma(图4-15)。利用公式t=1/λ[ln(1+187Os/187Re)]所得的模式年龄为282.1±5.7Ma~305.0±3.8Ma。由于含辉钼矿石英脉分布在流纹斑岩体中,辉钼矿的形成时代应该比流纹斑岩晚,而流纹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315.9±5.9Ma(前述),尽管有近20Ma的误差,但可以推测辉钼矿的形成时代应与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相当,为早二叠世(海西晚期),这说明该矿床铜钼矿成矿作用很可能发生在板内裂谷拉张作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