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辐射严重,旅游还去不去?

2025-03-24 10:49: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人员要求关闭手机,并换上一套装备,包括手套、头套、两双棉袜、马甲、辐射仪、耳麦等。穿戴后,再换上工作帽和雨靴样式的防护靴,之后坐另外一辆大巴去离机组很近的地方采访。

在机组附近,将辐射仪的警报声关闭,但还止不住狂震:

“站在离机组几十米远,海拔约30米的高地上往下看,只有2号机组保存完好,其他机组都发生过氢气爆炸。1至3号机组全部发生了堆芯熔化,压力容器内的核燃料棒熔化成了核残渣,如何取出这些核残渣东电目前还毫无办法。”

“堆芯熔化”是核电站可能发生的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事态。正如视频里展现,事故周边目前仍是“鬼城状态”。

这一切在提醒所有人: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福岛核事故等级为最高的7级,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和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过去30余年,60余万人受灾,如今方圆30公里仍是无人区。专家估计,地区恢复到适宜人类活动时间超过1万年。

目前除了福岛县内邻近第一核电站的部分区域,日本国内整体空气核辐射水平已大幅下降,包括东京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已降至“3·11大地震”前水平。

但环境和食物风险仍在。福岛大学环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综合多个观测数据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泄漏的放射性铯137的总量约为此前东京电力公司公布数值的1.5倍。而放射性物质有可能在鱼类和贝类体内随食物链富集。

核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岛近海的海产品被禁止捕捞上市,中国也禁止进口福岛等日本10个都、县的食品。

日本政府正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解除对灾区及周边各县食品的进口禁令。

综合上述,如果要去日本旅游,以下三点希望在出发前能慎重考虑:

一、事故扩大的隐患。记者亲测可知,福岛核事故危险等级仍非常高。而日本地震常发,也有海啸威胁,目前泄漏事故的控制仍有很大问题,这类隐患不可不虑;

二、政府隐瞒诱导的危害。相较于隐患,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的处置能力不仅让当地民众担心,也让国际社会忧虑。从“堆芯熔化”到“偷排污水”,福岛事故还有多少危害是在大气辐射测量数值上体现不出来的,仍难以轻下结论。而与此同时,政府却仍在引导外国游客前往事发地旅游。

三、食品等环节的污染。即使不在隔离区,土壤、菜蔬、海产品等环节的污染仍令人忧虑。在日本选择刺身等食品时,仍需要十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