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精神相通之处。
2、鲁迅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原因。
3、鲁迅小说中的孤独、寂寞的改革者形象。
4、 魏连殳与绥惠略夫的异同。
5、 如何理解鲁迅小说创作中“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性。
6、 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中改革者对待不觉悟群众的态度的差异。
《工人绥惠略夫》基本情节。
鲁迅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两点原因。
1、孔乙已、陈士成、四铭的形象分析。
2、鲁迅对古典小说的评价。
3、鲁迅小说在科举制度的揭露批判上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异同。
4、鲁迅在反封建上既与我国古典小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又有所发展提高。
鲁迅对我国古典小说的评价。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揭露科举的篇什及其中的人物。
鲁迅小说对封建科举制的揭露批判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孔乙已、陈士成、四铭的形象分析。
1、鲁迅怎样论《红楼梦》。
2、鲁迅在小说创作的艺术实践上继承并发展《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
3、鲁迅小说的诗境特色和以性格为中心的创作方法。
4、鲁迅论《儒林外史》。
5、鲁迅的小说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共同点。
鲁迅论《儒林外史》。
鲁迅论《红楼梦》。
1、鲁迅艺术构思的显著特点。
2、《一件小事》的艺术构思特点。
3、《终身大事》与《伤逝》艺术构思的不同点以及思想差距。
4、鲁迅小说之所以开掘深、立意新的主要原因。
分析《一件小事》的艺术构思
1、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整体特色。
2、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五种类型及其代表性作品。
3、鲁迅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写出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
4、鲁迅对人物的外形描写强调神似,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
5、从平凡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使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6、鲁迅对从生活原形到艺术典型的熔铸、升华过程的概括。
7、鲁迅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与作用:景随人出,景人相映。
8、鲁迅谋篇布局的特点:善于以小见大,以实写虚。
1、鲁迅小说语言总体特色。
2、举例分析鲁迅小说语言的凝炼性特点。
3、举例分析鲁迅小说语言独创性的特点。
4、小说语言凝炼、冷隽、贴切、传神的原因。
1、《不周山》创作的时间和基本情节。
2、《不周山》的意义。
3、 鲁迅有意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所创作的小说。
4、鲁迅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开拓。
5、鲁迅创作《不周山》的原意。
《不周山》的创作时间、基本内容。
以下小说中所蕴含的精神分析学内容:
1、《不周山》(《补天》)
2、《肥皂》
3、《白光》
4、《弟兄》
1、《故事新编》的出版时间及八篇作品和其主要内容。
2、《不周山》的创作意图和艺术上的独特之处。
3、《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
4、《故事新编》属于何种类型的小说。
5、《故事新编》处理古代题材的三种类型。
《故事新编》出版时间。
《故事新编》八篇作品篇名及主要内容。
1、《铸剑》取材于何处。
2、《铸剑》创作方法及其含义。
3、《铸剑》的基本情节。
4、 眉间尺、宴之敖者形象分析。
5、《铸剑》的创作在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铸剑》的小说取材于《列异传》及《搜神记》。
《铸剑》的基本情节。
《铸剑》的创作方法,对史实“只给铺排,没有改动”。
理解分析宴之敖者形象。
问题较多,麻烦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