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主要表现为有机胶体对金属离子的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腐殖酸对元素的整合作用与络合作用。
在腐殖质丰富的环现中.Cu.Pb.Zn.Fe.Mn.T.Ni 等元素可称有机胶体吸附,并随水大量迁移。腐殖质与Fe.Al.Ti.U.V 等重金属形成络入物.较易溶于中性、弱酸性和弱碱性介质中,并以络合物形式迁移在腐殖质缺乏时,它们便形成难溶物而沉淀。
扩展资料:
腐殖质可分为胡敏素、胡敏酸和富里酸,后二者合称腐殖酸。腐殖质主要由C、H、0、N、S等元素组成.还有少量的Ca、Mg、Fe、Si等元素。各种腐殖质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腐殖质含C 55%~60%.平均为58%;含N 3%~6%。
平均为5.6 %;其C/N为10:1~12:1。胡敏酸(HA)和胡敏素(Hu)的元素含量范围大致相同,胡敏酸的C、N含量高于富里酸(FA)(表3—13),而O、S的含量低于富里酸(FA)。HA的C/H高于FA,即说明HA的缩合度较高,氧化程度低于FA,分子结构较FA更复杂。
指“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是黑色的无定形的有机胶体。腐殖质是具有酸性、含氮量很高的胶体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在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地分解,释放出以氮和硫为主的养分来供给植物吸收,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并非单一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以胡敏酸与富里酸为主。胡敏酸是一类能溶于碱溶液而被酸溶液所沉淀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富里酸大,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50~60,H2.8~6.6,O 31~40,N2.6~6.0。胡敏酸比富里酸的酸度小,呈微酸性,吸收容量较高,它的一价盐类溶于水,二价和三价盐类不溶于水,这对土壤养分的保持及土壤结构的形成都具有意义。富里酸是一类既溶于碱溶液又溶于酸溶液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胡敏酸小,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40~52,H4~6,O 40~48,N2~6。富里酸呈强酸性,移动性大,吸收性比胡敏酸低,它的一价、二价、三价盐类均溶于水,因此富里酸对促进矿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在土壤中可以呈游离的腐殖酸和腐殖酸盐类状态存在,也可以呈凝胶状与矿质粘粒紧密结合,成为重要的胶体物质。腐殖质不仅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都有重要影响,是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指“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是黑色的无定形的有机胶体。腐殖质是具有酸性、含氮量很高的胶体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在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地分解,释放出以氮和硫为主的养分来供给植物吸收,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腐殖质是完全腐烂经微生物分解了的动植物残体,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使黏土疏松,砂土黏结。含有多种养分,又有较强的吸收性,能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也能缓冲土壤酸碱性变化,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
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合成的一类新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一种黑色或棕黄色的有机胶体。是土壤有机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的百分之90。它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