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写的《繁星》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我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在母亲的怀里。
玉米熟了。母亲
蚂蚁从每一粒玉米上爬过
--是母亲的手指
玉米黄成诗
母亲是苦吟的诗人
轮回的季节
血汗的成品
与生命线同高的价格
岁月与容颜
没有刻下大山外的风景
母亲默默的
只是
涂抹那原始的淡泊 宁静
母亲
独望田野的时候
多是在想母亲
母亲是田野里最优秀的庄稼
确切的说是一棵梨树
父亲走后的日子
亲情在茬地里枯黄
陌生的野草荒芜家园
雨季潮湿着一个又一个梦呓
母亲在园中倔强地站着
两脚深深扎进黄土
风雨中瘦瘦的身子
抱着一生愁肠
岁月驱赶着季节
时间雕刻着年轮
秋风轻轻走过
掐走了母亲的生活
我习惯了四处漂泊、流浪
每次回到家中
向母亲讲述远方的一些人和事
她总听的那么仔细
她不忍打断我的话语
每当这时
我的眼里总是充满了泪水
致母亲
夏天摇晃着轻盈的手指
扣开您美丽的节日
女人的骄傲稍纵即逝
儿女们应是瑶台香玉骨
祝福的声音却在无边的海际,慢慢荡漾
您让我相信
生活怜淡淡春香
日月依琼楼轻弯
快乐朱颜向夜阑
乐得又低眉凝看
妈妈告诉我
不要忘了微笑
可我们叹
十七岁爱情的虚无
我们叹
陷入其中的人
留下的是荒废的岁月
是破碎的不能粘合的心
然而
我们那
不断被写的童话
秋天的童话
在妈妈的心里
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我们的纯粹
只是回忆的帐本
我庆幸我能用
妈妈看不懂的文字定格思绪
然后
放开
感受妈妈给的生命
那一双手,那一张脸
曾试着换回我思念的空间
可我当时
只是徘徊在爱情的尖端
现在
我学会着用思念拉近距离
用心创造动力
如今的心愿
是让妈妈那双美丽的眼
展开千年最幸福的笑厣
是让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重现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复燃
母亲
天冷的时候
想起母亲
母亲不怕冷
母亲怕儿女们冷
冬天来了
母亲穿着薄薄的衣衫
为儿女们缝制
一件件暖和的棉衣
母亲的手通红
母亲的嘴唇却紫着
母亲总说
不冷
母亲从不靠近火炉
儿女们围着火炉
母亲就围着儿女们
小时候
总弄不懂
如今
长大成人了
才知道
母亲真的不怕冷
只怕儿女们冷
写给母亲
是谁
是谁
将您的秀发
变得斑白如霜
是谁
是谁
把人世的沧桑
写满您的脸庞
我流浪的足迹
踏在异乡的路上
您的眼泪
也开始悄悄流淌
我远行的脚步
走遍天涯海角
我的心
永远在您身边徜徉
母亲
你的泪水是我的忧伤
你的笑容是我的安慰
你的疼爱
是最温暖的语言
让我坚强
你的手臂
是最大的海港
让我撒娇
我是你丢不下的挂牵
你是我心中永远的依恋
母亲——你是我生命的家乡
沉夜*皓月*母亲
夜的深沉
无边地泻过来
淹没青春的喧嚣
月的皎皓
涂抹着静谧的大地
怨客唏惶的梦
却有几分柔然的惬意
月光下捕捉树的影子
自己
却先有了斑驳的醉态
任一颗柔然的心
习习清风吹的飘飘荡荡
吹去的柔然的心
飘落于记忆厚重的尘埃
跌落回有母亲和儿时的农家
母亲欣喜的笑容
绽放着慈和的愉悦
那是因为远客的游子
归来了
母亲欣喜的慈和笑容
渐渐扩散
在空中
成为充斥天地的
月的皎洁
伴着夜的深沉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3、《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4、《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5、《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赞美母爱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
母爱(诗)
文章来源:《圣洁的母爱》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用颗颗爱心缩放全面的繁荣
关怀母亲也是你我的升华净化
替母亲试干眼泪共赏绚丽的恢弘!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哀哀父母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父母恩勤 孟母三迁 贵 升堂拜母
衣食父母 再生父母 曾母投杼 重生父母
参考资料:baidu上找的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
2、意恐:担心。
3、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6、归:回来,回家。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作者】:孟郊 (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生活贫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46岁始登进士第,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性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他在《赠郑大了鲂》中写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充分表现出他的创作思想。他的诗以五言古体见长,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辞藻,擅长白描手法而又不显浅薄平庸,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代表作如反映时代现实的《征妇怨》、《感怀》、《伤春》等;表现人民疾苦的《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表现人伦之情、骨肉之爱的《游子吟》、《杏殇》等;描绘自然景色的《与王十二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郊诗的特色。历代诗坛对孟郊的作品褒贬不一。孟诗多苦语,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因此后世论者把他们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孟郊诗为“元和体”一种,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有“学矫激于孟郊”说。宋代江西诗派瘦硬生新的风格,也受其影响。宋人宋敏求编录《孟东野诗集》,10卷,存诗511首,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表达了感谢母亲的思想感情.
赞美母亲
作者:洛夫
母亲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
■母亲组诗
(一)
您的伟大 凝结了我的血肉
您的伟大 塑造了我的灵魂
您的一生 是一次爱的航行
您用优美的年轮
编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
年年 我都在您的深情里度过
在您的肩膀和膝头嬉戏
(二)
您是一棵大树
春天 倚着您幻想
夏天 倚着您繁荣
秋天 倚着您成熟 .
冬天 倚着您沉思
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 ~
使四野永不荒野
母亲 您给了我生命
您是抚育我成长的土地
(三)
在悲伤时 您是慰藉
在沮丧时 您是希望
在软弱时 您是力量
在您小小海湾中躲避风雨
您为我开阔了视野
您是我永远的挚友 生命的动力
(四)
您怀着爱怜 谨慎地俯身守护
您尽情袒露明亮的胸襟
您旺盛的精力笑容坚强
您沸腾的血液奔流不息
(五)
让我沉浸在您的欢乐中
让我享受在您的温馨中
让我陶醉在您的双臂间
让我偎依在您的怀抱里
(六)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
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爱
绵绵的爱里有深深的情
深深的情里有浓浓的意
(七)
如果母亲是雨 那我就是雨后的虹
如果母亲是月 那我就是捧月的星
母亲是我生长的根
我是母亲理想的果
1.
母爱
母爱
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
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2.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万物
哺育我们成长
强壮我们的身心
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
带着我们云游四方
用她那优美的曲调
颂吟着祖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母亲是丝丝春雨
滋润着大地万物
啊!母亲
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挚爱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
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
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
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
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
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
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
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
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
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