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敌人。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
燃烧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对于有焰燃烧一定存在自由基的链式反应这一要素。
-
灭火的主要措施就是: 控制可燃物、减少氧气、降低温度,化学抑制(针对链式反应)。
控制可燃物 基本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基础或缩小可能燃烧的范围。具体方法是:
1、以难燃烧或不燃烧的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如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作建筑结构、装修材料);
2、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汽体、可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
3、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改变其燃烧性能;
4、对性质上相互作用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 控制助燃物 其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方法是:
5、密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容器和设备,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管道中进行;
6、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采取充装惰性气体(如对乙炔、甲醇氧化、梯恩梯球磨等生产充装氮气保护);
7、隔绝空气储存,如将二硫化碳、磷储存于水中,将金属钾、钠存于煤油中。
· 消除着火源 其原理是消除或控制燃烧的着火源。具体方法是:
1、在危险场所,禁止吸烟、动用明火、穿带钉子鞋;
2、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安避雷针,装接地线;
3、进行烘烤、熬炼、热处理作业时,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可燃物质的自燃点;
4、经常润滑机器轴承,防止摩擦产生高温;
5、用电设备应安装保险器,防止因电线短路或超负荷而起火;
6、存放化学易燃物品的仓库,应遮挡阳光;
7、装运化学易燃物品时,铁质装卸、搬运工具应套上胶皮或衬上铜片、铝片;
8、对火车、汽车、拖拉机的排烟气系统,安装防火帽或火星熄灭器等。
· 阻止火势蔓延 其原理是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或限制火灾扩大。具体方法是:
1、建、构筑物及贮罐、堆场等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
2、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及水封等;
3、在能形成爆炸介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厂房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轻质墙体等;
4、在有压力的容器上安装防爆膜和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