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努力的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可到最后换来的是确是自己的不是,我还在努力什么呢

2024-12-04 04:11: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第一次翻开《生死书》时,感觉真是晦涩难懂,充满了宗教的气息,确实没有耐心细细品味,但往后翻看的时候,也会被某些段落吸引,直到翻到"奉献我们的死亡"那一节时,心情豁然开朗,原来有这样信仰的时候,可以将自身的苦难看作是为了减轻别人的苦难。是什么力量使有这样信仰的人,可以以这样安详的姿态来面对死亡。这种好奇促使我去了解佛教,而对佛教的点滴了解竟使我起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变化,对生命有了另一番不同于往昔的理解。 原以为自己的人生观已经定型,已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却没有想到,这短短的一个多月,却好象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点好奇心去了解佛教,却让我看到了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和喜悦的希望,可以去努力的方向。"实现生命的自我变革",这是一种内心的激动和狂喜,一种全新的对生命的信心和慢慢生起。然而这种感受却难于用言语来表达,一切还是要靠每个人自己去体证。只是这种信心和实在太过美妙,因而试图用笨拙的文笔,把一些感悟在这里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这些感受是从《生死书》开始的,而得益于去了解佛教的却要多得多。
一、死亡 亲人的离别,让我真切的思索死亡,思索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还要活下去的亲人们心中,他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可以赚到多少金钱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能够活着,能和所爱的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都是幸福,"咸鱼白菜也好好味"。可惜,我们却要在付出了死亡的惨痛代价时,才会明白。 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然而我们迟早都会感受到,不会因为我们还这样年轻,死亡就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死亡不会因为我们不去面对它就不会来临,"而且会毫无预警地降临"。人生无常,假如死亡明天来临,那么我们今天所有的欲望,物质的享受,他人对我们的伤害,陷入烦恼中不能自拨,今天你还会去想吗?怀着随时都会死亡的想法,也许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其实那些是不重要的。 "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可贵。"因为正视死亡,而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一个人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时,功利得失真的会看淡。放下了贪欲和执著,从身边看似平凡简单的事情上都可以找到快乐和喜悦,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喜悦并非生来如此,而是他想通了。想通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希望做到的。人们也许会渴望在自己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能在平静的心境下死去,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呢?我们希望可以死得安详,但只有希望就可以得到吗?安详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真正明白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痛苦和烦恼,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从而放下贪欲,放下执著,去培养出爱与慈悲,使内心得到安详与快乐。 思索死亡,不是为了死亡,安详的死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从容的生。 "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
二、痛苦与欲望 ,人生的舞台,唯一的主角只有"我"。我希望得到幸福和快乐,我追求辉煌灿烂的成功,我想要富裕舒适的生活。"我"是我生活的中心,我希望周围的人和事都符合我的愿望。 然而世事难料,我们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成功不一定会如期而至,生活的舒适也不一定会如愿以偿,而我们不期待或不喜欢的人或事却往往不招自来。这些都不符合我们的愿望,这时候,不期而至却是痛苦和烦恼,有时候这些意想不到的,不是我们喜欢的事物会变得无可,使人痛苦不堪,甚至会失去生存的希望。 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烦恼,因为我们执著的想要得到。不错,物质享受的期待、满足和回忆会给人带来快乐,然而每个人对物质的需求不同,究竟有多少钱才可以幸福?究竟有多高的地位才可以满足?"做了皇帝想成仙",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外在的名声、社会地位和受人欢迎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然而即便得到了又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呢。 我们总希望欲望得到满足,越得不到越固执得不肯放下,这就常常使我们的心处在烦恼的状态之中:贪婪的状态、嗔恨的状态、猜疑的状态、自私的状态,傲慢的状态……我们时常被它们所左右,使它们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主人。 让我们回想一下,内心感觉到快乐的时光,是物质的满足还是感官的呢,我想很多人都同意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然而因为固执的想要满足某种欲望,已经使我们很少考虑心灵的需要,也很少能体会到真正快乐和喜悦了。 得失成败会过去,痛苦和失意会过去,别人对我们的伤害会过去,我们的生命有一天也会成为过去。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应该了解,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拚命想要抓住的东西,都会成为过去,我们拚命的想要抓住它们,却产生了痛苦和烦恼,如果想要获得平静和安详,不想成为它们的奴隶,便要学会放下。
三、放下执著, 痛苦和烦恼对我们造成了伤害,然而真正伤害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带着烦恼去做一件事时,因为想着这个烦恼而不能专心做事,结果这件事可能会做不好或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又增加了新的烦恼,不能放下一个烦恼却带来了双倍的烦恼,陷入恶性循环,烦恼无穷无尽了。伤害我们的不是客观环境带来的变化,而是我们心中的执著,是我们心中不肯放下。如果我们对一切都能以平常心去面对,世界上也就不存在能够对我们构成伤害的东西。要做到以平常心去面对是不容易的,至少不是想要平常心就自动产生平常心的,然而我们却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做起。我们的愿望不会总是如愿以偿,人生的波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尽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如果结局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也不必陷入烦恼不能自拨,其实想一想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我们不可能离索居,遇到不公正的时候也不必太介怀,某些人对我们造成伤害时,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机会,就算怀着一种自利的想法:伤害我的人或许会因为同样的言行最终被别人伤害,他不明白,但我可以思考,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同样也会伤害到其他人的言行,而如果能用宽容甚至是慈悲的心态来对待的话,得到的快乐其实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 想要放下执著,但在遇到不愉快时还是会生气烦恼,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呢。任何事都不会一蹴而就的,在生气和烦恼来临时,记得提醒自己:这件事真的对我的内心有什么损害吗?放下执著心,不要太去计较,也许这生气和烦恼很快就会过去,时间长了,烦恼终会如过眼云烟,不住于心。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就象有的人没有洗手的习惯,""一来,就养成了洗手的习惯。有报道说,养成一种习惯,需要的时间是三个星期,把提醒自己放下执著变成一种习惯应该也是有希望的吧。 放下执著,不在乎成败反而心情愉快,可以专心的去做事,因为专心而提高了效率,得到的快乐会把从前的烦恼淡忘。放下执著,才真正体会到真实的快乐来自于内心,就算没有物质的享受,感官的,就算是作着日常的琐事,心中也是快乐的,放下的是执著,得到的却是内心真正的宁静和快乐。放下执著,不会浪费心思在计较上反而心境开阔,可以接受一切,包容一切,用微笑面对每一个人,甚至是以前不喜欢的人,看到他们也友好的面对自己,甚至是亲近自己,真是意想不到的事。 放下执著不是为了消极遁世,而是要对这个世界看得开。不是对什么都不在乎,不是要变得麻木不仁,不再关注现实生活,不在乎的是个人的荣辱得失。放下换来的是一个开放的心灵,可以承担一切,可以获得直面人生的勇气。那些放下了执著,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的人们,可亲可佩。无我而能无私,无私而能无畏,放下了贪欲和执著心得到的却是一个宽广的胸怀,面对困难和逆境,"无畏亦无惧",心中空无一物却可以包容一切,这样的境界让多少人仰慕钦羡。 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放下执著,让我们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吧。想象一下,那个充满快乐和自信的自己,那个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自己,有多迷人啊!
四、爱与慈悲 爱让人们感到人生的美好,但如果因为爱而想要占有时,难免会生出无穷无尽的痛苦和烦恼。爱而不取,付出爱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如果可以扩展到其它人,变成对世界对他人的无私的爱和悲悯同情,便是慈悲的心怀。《生死书》和佛教最初吸引我也一直吸引我的还是慈悲,是佛陀对众生痛苦的这种无限悲悯与同情。对慈悲的感受,也还是不知道怎样用更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能说出来的只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痛苦、世事的多变难料有相当认识后,也许会觉得人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何必努力做事呢?这样往往容易陷入消极厌世的心境。而有一颗慈悲心却不会这样,慈悲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理解,是爱心、同情、珍惜、仁慈和宽容,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爱心和关怀,尤其是对不幸者的同情。慈悲也可以表现为用身心的净化,道德的高尚,以积极振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心灵的高贵去感染和激励他人。我想,大家的偶像智霖给人们这么多的感动,也有这样的含义吧。 每个人都会有同情心的,若可以用这种同情心去帮助他人,会在帮助他人的行为中忘却了个人的痛苦和烦恼,也是一种真正的充实和快乐吧。 可以不计较功利得失,可以放下执著,甚至可以不畏惧死亡(这些是我的愿望,虽然现在做不到,然而有愿望总会有达成的希望),然而于我而言放不下的仍然是亲人的离别。 然而亲人总有一天会离别的,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以爱回报我们所爱的亲人,而离别的那一天,所能做的就是临终关怀吧。 对自己的死亡,不能放下的也还是亲人的伤痛。生死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能留给亲人的最后安慰,也只有面对死亡的平静和安详了。 也许只有真的相信轮回时,才可以放下生离死别吧。 "透过我死亡的胜利,愿我得以利益一切众生。"
五、对佛教的理解, 曾经,我也是戴着一般看待宗教和迷信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佛教的。烟雾缭绕中的求神拜佛,消极遁世者的出家为僧为尼,让人们对佛教产生了误解,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掺杂进了迷信和崇拜。然而如果我们真正去了解佛教,会发现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它没有救世主,没有迷信,佛陀甚至要求他的不要去从事占卜--"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依法不依人",为趋利避祸而求神拜佛是不可能理解到佛陀的真义的。"佛教始终是一个'知(了解,知道)'和'见(领悟,证见)'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信'的问题。佛陀的教法是'来看',它邀请你来看看,不是请你一来就信。" 如果我们对佛教消除了偏见和误解,去伪存真后会感觉到,佛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它让我们了解到人性深处的美好和圣洁,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不靠什么神,只需用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灵性就可以唤起那种美好和圣洁,并使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荣耀。然而要使我们的心灵从烦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靠的是智慧的力量,佛法度人,只是给你指明方向,请你来看,度最终还是要自己去度的。再来说礼敬。外在形式的礼拜是普通老百姓的需要,从那种虔诚的跪拜中,他们也许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内心也得到了平静。而认真思索的人却会为佛教深邃的教导和心智文化所吸引,会为那种心灵中产生的真正的宁静和圣洁陶醉不已,这样的心醉会让人自然而然的生起敬意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帮助过的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都会尊敬,更何况一位指出生命的出路,引导我们智慧觉悟的导师呢。 佛教中让人们感觉到宗教意味的是轮回的说法,我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有什么证据证明确实有前世和来生呢。就象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产生和发展一样,对于心性或者(类似于)意识的产生,存在和将往何处去,有谁能够清楚地解释呢。轮回,没有证据证明它的存在,也没有证据证明它的不存在,我以为还是把它作为未知事物的范畴更好些吧。 对我来说,轮回是一个疑问,但我以为,这并不妨碍我去理解佛教中其它有益的东西,就象宇宙怎样产生不妨碍人类现实的生活一样,轮回是否存在,也不应妨碍我们从佛陀的教诲中得到有利于内心平静和快乐的东西。寻求智慧觉悟,不是为了来世的福报,而是为了摆脱物欲的羁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安详,更甚者,获得抚慰痛苦心灵的智慧。其实也不必执著于轮回是否存在,佛教更注重的是当下,获得智慧觉悟是为了当下生活得从容,"不悲过去,未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六、感谢 曾经,当我用神话和宗教的眼光来看佛陀及佛教时,也曾看到过佛的含义是智者、觉者,但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心里有些失望,怎么不是神仙了呢。然而现在却被佛教深深吸引,激动陶醉,甚至有点害怕的感觉。而这一切,是因为喜欢上智霖引发的。 "佛法难闻。"对我而言,喜欢上它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因缘。它的名字叫《生死书》,然而单只这一指引,就足以让我理解人生。
七、一点建议, 一本好书能给很多人产生影响一定有它的原因。《生死书》一开始我也只是对前面三章和第十三章思考较多,对于我理解不了的,我把它认为是宗教的东西而跳过去,没有读完就去网上搜索有关佛教的文章。点滴的了解后再回过头来看,其实也能理解书中所述。属于密宗的藏传佛教,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带上了神秘甚至迷信的东西。其实佛教中各种修行方法,我们可以理解为智者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根基的人进行的教诲,这些方法也许可以让人们得到内心的安宁,专注于清静,不为外物所动。只是不是内心真切的感受,恐怕也不能真正的领悟吧。领悟还是需要一些人生经验的,没有痛到极处,苦到极处的感受,也许也不容易悟。我以为当因为好奇而打开这本书时,若是看不下去或是不很理解,且不要勉强自己,不要因为熟悉了其中的文字而视若无睹,或是因为怀疑而不去汲取有益的东西,这样一本让人常常掩卷深思的书,若不能从中领悟到点什么,实在太可惜了。读不下去的话先把书收藏起来,待增加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后再来读。然而,虽然这本书也曾让我掩卷深思,但比起佛教的浩淼无边,《生死书》实在不过是沧海一粟。读佛经和佛教文章,让我有了全新的改变。此时我对智霖真是充满了感激,感谢他让我有了听闻佛法的机会。因为我从猪窝这里了解到了很多智霖的消息以及对他有影响的书,因而也想把自己的感悟回馈给这里的朋友们,竭力想告诉大家,不要把佛教看作是宗教和迷信而失去了听闻佛法的机会。
又是一篇冗长的文字,甚至带上了"宗教"的气息,可能有些朋友们早已看不下去了,而耐着性子看到现在的朋友们,不管我们对未来对人生有怎样的期许和憧憬,但是生命和死亡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索一下的,但愿朋友在思索之后能够感悟:从容的生。也许我的文章也可能只是象一颗小小的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只轻轻的荡起了几缕涟漪。但即便只是提供了一个让朋友们停下来思索一下的机会,我的目的也已达到。 最后,“从容的生",这就是我给朋友们的最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