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点
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
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下列表格:
元素 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了解了元素符号的来源,书写原则和读法,我们就要学会写元素符号。以后再遇到某种元素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写元素的名称,而是直接写它的元素符号,所以大家必须把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记下来,
课题2 元 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4.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二、元素符号
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铜Cu,钙Ca,氯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