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狱原因有三: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内幕交易罪。
2010年5月18日,一审判决: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人民币2亿元;犯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亿元;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6年5月31日发布刑事裁定书,罪犯黄光裕减去有期徒刑11个月。减刑后,其应执行刑期至2021年2月26日。
国美失去在新业务新领域的增长增动
从2008年11月国美创始人黄光裕突然被拘。2010年8月终审判决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在已经过去的8年多时间里,因为黄光裕的意外入狱,而导致整个国美管理团队和经营团队的狼性文化,被极大削弱。
按照杜鹃在国美2016年度战略大会上的讲话,国美除了在实体零售和互联网板块之外,还布局智能制造、智能手机、金融投资、地产四大板块,这些板块都是新时代国美的“联合舰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不过,查阅国美电器在过去七年来的公司年报,可以清楚地看到,影音、空调、冰洗、通讯、电脑、数码这些传统的家电3C业务,仍然是国美电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业。在近年来,涉及服装、图书、生鲜、百货、商超等多个增长势头看涨的消费品领域,国美基本没有建立深度布局。
与苏宁相同的是,最近几年以来,国美和苏宁这两家家电连锁渠道的发展,仍然依赖的是家电零售业务。但与苏宁不同的是,在近年来市场经营领域双线扩张,以及经营品类的多元化布局上,苏宁正在瞄准一家互联网综合零售商的目标快速前进,而国美还止步于家电零售,以及线下经营。
随着当前整个家电零售产业的多元分化,从线下到线上,以及家电零售产业的发展放缓,市场增长陷入一定的停滞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光裕
1,原罪问题: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
可能不是主要原因,2006年,因涉原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牛忠光一案,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在中行北京分行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公安部正式立案调查。但黄氏兄弟基本过关。
2,操纵股价:*ST金泰,
2007年下半年,*ST金泰因为创纪录的42个涨停,最牛散户刘芳浮出水面,如果刘芳真是黄光裕本人或他的替身的话,那只能说太不值了,我之前没怎么关注*ST金泰,这两天去查看了一下,今年一季度报,刘芳一直还位列10大流通股股东之首,并未减持,2008年中报刘芳没有在10大流通股股东中,如果是在第二季度这段时间减持的话,也就赚了一两千万。作为首富之人不惜违法去赚小股民那一两千万的血汗钱,根本就没必要,多收购几家好公司做大国美系才是正道,做人做事为什么不向李嘉诚学习了?
3,转移资金:
这个很有可能,再加上他收购大中电器和三联商社等被套的资金,这才可以解释他在国美电器中多次卖股套现所获得了114亿现金的去向。
4,行贿官员:
这个更有可能,他06年能涉险过关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估计官商关系保护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加上地产行业的特殊性,期间行贿官员应该是家常便饭的。
5,祸起行业“类金融”
在家电连锁中,国美大量借用供应商的货款,八个坛子七个盖,把资金挪移去做地产和资本收购,可能埋下祸根。
现在黄光裕的结局如何自有法律的裁决和严惩,但他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国美电器已进入“后黄光裕时代”,愿各方能协力帮国美渡过难关!
黄光裕为什么被查? A、关于房地产13亿元问题贷款之事。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事情已经过去有10年之久,已经成为一种“原罪”,而且在2年之前已经调查过,黄氏兄弟已经涉险过关了,不大可能旧事重提。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为其它的事要法办他,顺带把这笔旧帐一起算上。 B、涉嫌操纵股票。这个很有可能。现在风传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但此事相对来说是一件“小事”,如果事情属实,只是5年以下徒刑和相应的罚款。如果单单因此事就法办黄光裕,以他的知名度和可能带来的震荡,似乎不太可能。除非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涉嫌操纵股票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C、向境外转移资金。这个好像值得注意。在胡润2008富翁套现榜上,黄光裕位居第一,前后从上市公司套现了135亿巨额资金;另外,黄光裕的房地产项目经营得不错,应该有不错的收益;再者,如果他真是操纵了股票,应该有不少盈利……由此看来,黄光裕应该是很有钱的人。这些钱都哪去了?有人怀疑他向境外转移了大量资产。 D、受到商务部某些受贿官员案件的牵连。
E、其他原因。这个不说了。
得罪了,夜。得罪了,夜。得罪了,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