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最大程度地公开询价信息。参照公开招标做法,金额较大或技术复杂的询价项目,扩大询价信息的知晓率,信息发布要保证时效性,让供应商有足够的响应时间,询价结果也应及时公布。通过公开信息从源头上减少消息迟滞型不速之客现象的出现。 第二,更多地邀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加询价。被询价对象确定要由询价小组集体确定。询价小组应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被询价对象的数量不能仅满足三家的要求,力求让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加到询价活动中来,以增加询价竞争的激烈程度。推行网上询价、传真报价、电话询价等多种询价方式,让路途较远不便亲来现场的供应商也能参加询价。 第三,实质响应的供应商并非要拘泥于三家以上。前来参加并对询价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并非要人为硬性地达到三家,但是起码要达到两家以上,询价采购由于项目一般较小往往让大牌供应商提不起兴趣,如果非得要达三家,询价极可能陷入僵局,重要的是要形成竞争,而非在供应商数量上斤斤计较。 第四,不得定牌采购。指定品牌询价是询价采购中的最大弊病,并由此带来操控市场价格和货源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询价采购中定项目定配置定质量定服务而不定品牌,真正引入品牌竞争,将沉重打击陪询串标行为,让木偶型不速之客绝迹于询价采购活动,让采购人真正享用到政府采购带来的质优价廉的好东西。 第五,不单纯以价格取舍供应商。法律规定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这是询价采购成交供应商确定的基本原则,但是不少人片面地认为既然是询价嘛,那么谁价格低谁中标,供应商在恶性的价格战中获利无几,忽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过低的价格是以牺牲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为条件的,无论是采购人还是供应商都应理性地对待价格问题。
询价采购是一种常见的采购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供应商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询价采购的关键。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因素,确保选择到可靠的供应商。
明确采购需求:在询价前,需要明确采购需求,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规格、质量、数量、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以便供应商能够准确理解需求并报价。
报价分析:在收到供应商的报价后,需要进行报价分析,包括价格比较、产品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分析,以确保选择到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谈判和协商:在确定供应商后,需要进行谈判和协商,就合同条款、价格、交货期等方面进行沟通,确保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签订:在谈判和协商达成一致后,需要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的履行。
合同执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同时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风险控制:在询价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包括供应商风险、质量风险、价格风险等方面的控制,确保采购过程的顺利进行。
记录管理:需要对整个询价采购过程进行记录管理,包括供应商信息、报价记录、谈判记录等方面的管理,以便后续的审计和追溯。
总之,询价采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供应商选择、明确采购需求、报价分析、谈判和协商、合同签订、合同执行、风险控制和记录管理等方面。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询价采购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