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早期无人探测器的“井喷期”,人类的航天器探测已经越来越“务实”了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文明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后来他们又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第一颗金星探测卫星,同时期的美国也不甘落后,同样向地球周围的天体,发射了众多探测器。
但早期的美苏,之所以把探测重点放在金星和火星,并不是因为它们值得被“特殊照顾”,而是因为当时的技术,不足以把探测器送往更远的木星和土星,因此在当时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距离最近的金星,和第二近的火星,自然就成了被探测器“光临”次数最多的两颗行星。
随着“第一批”探测器把金星和火星的数据传回,这两颗行星的“潜力”也立马体现出来了
4100万公里之外的金星,虽然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行星,但其地表90倍地球大气压的高压,以及470℃的高温,再加上火山爆发和硫酸雨,和严重的温室效应,让天文学家一眼就看出金星是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地方,而且进一步探测的难度也很大,前苏联的金星7号只在金星地表抗了20多分钟。
反观5500万公里之外的火星,虽然大气远没有金星那么浓厚,体积质量也和金星存在差距,但火星的地表环境远比金星“温和” ,不论是探测器还是探测车,在火星基本都能正常工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火星上的沙尘暴,以及几乎没有磁场的环境,但这些缺点和金星环境相比,还是“优越”太多了。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类太空开发进程的加快,“移居地外行星”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人类文明在21世纪接下来的日子里,必须要认真考虑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金星和火星,必然只能选择火星。
我国将于2020年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卫星,为名“天问一号”的它,将一次性实现环绕和着陆两大功能,形成火星轨道卫星+火星车的双重探测组合,它们将在火星开展一系列基础勘探和采样测绘。
和“嫦娥工程”一样,火星探测工程也是一个系列任务,最终目的也是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进行“科学研究”
尽管目前“地球以外的事”大多偏重于科研,但世界主要国家都明白,人类在未来肯定是要频繁出入近地空间,甚至是频繁前往月球和火星的,在月球和火星殖民开发,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在这样的前景下,各国着重探索火星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火星也的确很“争气”
因为在探索火星的这几十年里,人类在火星地表发现了有机物的痕迹,以及大量的河床与湖床,并且还在两极区域发现了水资源,以及地下的液态水湖,这些发现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远古时期的火星,一定是一个有海有河,甚至是拥有生命的星球。
现有理论认为,火星之所以变成今天的火星,是因为火星内部的“行星发电机”效应停滞,导致火星磁场骤减,进而被太阳风吹跑了大气带走了海洋,但对人类来说火星有没有磁场并不重要,因为未来的技术足够让人类,在火星建立全封闭式的生活空间。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火星的探测与开发依然会是太空开发的重点,至于金星,则基本不会有人在意
理论上来说,宜居带就是适合宜居的地方,而金星和火星还有地球都是位于宜居带内的,但是出现生命的却只有地球。
其实人类并不是没有对金星发射过探测器,在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就对金星开始了研究和探索。前苏联也曾发射过金星1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对金星的探索,不幸的是,探测器在距离地球700多万km的时候连接断了,之后又有2号,3号探测器相继出世,但是结果依然是石沉大海。
再来说美国,美国探索金星的探测器叫做水手号,同时最成功的也就是水手2号,与金星擦边而过,后面的水手5号和水手10号都是如此,为探索金星留下了宝贵的材料。
其实这都是因为金星的环境条件,金星表面没有液态水的存在,大气压力又极高,氧气极其少。因此认为金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这就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金星是太阳系内最亮的行星,这是由于它的大气层可以强烈地反射太阳光。金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从而导致了金星能在温室效应下吸收更多的热,所以,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温度可达480℃,表面温度这么高的金星再次令探测器“望而止步”。
金星厚厚的云层内还含有硫酸,并由风以每小时接近360千米的速度吹向行星各处。虽然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自转一周,但高速的风只需4个地球日就能把云吹得环绕行星一圈。高温、酸云和极高的大气压力,这都显示了金星的严峻环境。
火星是太阳系中被人类探索最多的行星,事实上此时此刻也还有八个任务探测器在火星及其轨道上运行着。火星之所以那么热门有以下几点:
1.火星目前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索的距离较近的行星之一;
2.曾经火星与地球气候相似, 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还有海洋,只是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不过探索火星的气候变化, 对保护地球的气候条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3.火星有一个巨大的臭氧洞,太阳紫外线会没遮拦地照射到火星上,对火星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臭氧层一旦消失对地球的极端后果;
4.在火星上寻找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生命的化石, 这是探索火星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找到, 就意味着只要条件达到生命就能在宇宙中行星上出现;
5.查明火星上有无绿洲,绿洲上有无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形式类型;
6.对火星的探测是许多新技术的试验场地, 这些技术包括大气制动利用火星资源产生氧化剂和燃料返程用遥控自动仪和取样远程通讯等;
7.南极陨石提供了火星上地域的样本,但只有空间探测才能窥其全貌,所以就必须要探索火星上的空间;
8.从长期来看, 火星是目前一个可供人们移居的星球,这样子探索火星就显得尤为重要;
9.由于历史的原因,对火星探测的支持和共鸣是任何其它探测对象不能相比的,而且火星探测是进行国际合作的理想项目。
综合来看,探索火星的意义显然就比金星大很多了,而且有种说法是:火星是地球的未来。我们知道,太阳系的宜居带一直在向外侧移动,对火星的探索将会对地球未来增加更多的保障。
原因有几个。首先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系的行星排列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这样金星离太阳太近了。导致金星上的生态系统格外变态。其次,金星虽然离地球最近,但是火星比它也只是稍远了那么一丢丢。完全可以忽略距离的因素。最后,就是经过多年的观测发现。金星地表超高温是常态,与地球生态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金星被放弃了。而火星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火星地表贫瘠。但是跟地球还是有相似的地方。多年以前火星应该也是一颗蓝色星球。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各个国家对探索艰辛,很是热衷。但是因为发射到金星的探测器,传回消息的很少,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地球所处的这一片星域内,很难再找到同地球类似的存在生命的行星,而火星,有很多探测器都传回了消息,也有很多令人兴奋的发现,所以目前火星探测更受人们的欢迎
因为很多国家都没有进行探测,所以说想要去看一下是否有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所以才赶着去探测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