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坟的地名调查告.

2025-04-13 18:46: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2015关于地名的调查报告
  题目:公主坟
  内容来源:查资料
  报告内容:
  北京的老地名非常难听,单是叫做“坟”的地名就有很多。
  在很久以前,北京城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喜欢把自己家控制的地方叫作“某”家坟,以表示自己家财势大。如:白家坟或李家坟等。由于缺乏治理,北京城也有很多乱坟岗。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北京的乱坟岗得到了治理。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带头签名实行火葬,原有坟地被消灭殆尽,只留下一些地名,如公主坟、八王坟、英家坟等,记述着这段历史。
  我们现在只闻公主坟其名,真正的坟早就夷为平地,修了路或盖了楼。其实,有些以坟为名的地名,在坟地被清理平整之后,地名也渐渐被人遗忘,并且被新的地名所取代了。比如原来阜成门外有个孔王坟。孔王叫孔有德,是明末的参将。清军入关后,孔有德在山东率军降清,被封为恭顺王,后来随多尔衮入北京,改封定南王,入汉军正红旗籍。以后随清军攻取广西,镇守桂林。后被明朝遗臣李定国攻陷桂林城,孔有德自缢身亡。顺治皇上感其忠烈,为他在京城修了一座挺大的墓地。说是坟地,其实孔有德的尸体已被李定国焚毁,顺治皇上只是把他的遗冠玉佩放在了棺材里。因为墓地的规模很大,当时这一片的居民取地名叫孔王坟。公主坟就在这座坟的西北。如今,孔王坟这个地名已很少有人知道。但公主坟的地名却留了下来。
  公主坟原来是孔王坟的西花园,这里葬的公主是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孔有德在桂林被李定国包围时,孔四贞逃出桂林回到北京,顺治皇上的母后悯其幼孤,认作女儿,养育在宫中,后来,孔四贞被封为和硕公主,嫁给了大臣延龄。顺治十年,皇上因孔有德没儿子,特封孔四贞继承他爸爸的爵位为定南王,管理广西军务,康熙年间,吴三桂在云南称帝,延龄叛清相投,四贞不从,并率兵讨伐。后来,吴三桂被灭,延龄也死了,皇上觉得四贞孀居孤单,把她召回北京,孔四贞死时97岁,可谓高寿。也许是因为孔四贞的生平事迹比她爸爸在民间流传久远,所以公主坟早就平了,地名却仍保留至今。
  《还珠格格》的故事就是根据孔四贞的传闻逸事演绎而成的。因为这个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公主坟的名气也大了起来。

回答2:

北京公主坟地名的来历 数百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但人人皆知的公主坟墓却只有一处,那就是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和西三环交会处的那个名叫公主坟的地方。 <皇家义女流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第一次探访民间,和珅、刘墉相伴左右。三人走了一整天,终于找到一个小村庄,一户庄稼人家招待了他们。临走时,乾隆心血来潮认下了这家的姑娘做干女儿,并说:“如有灾难到京城黄家大院便是”。几年后,连年灾荒,父女二人无路可走只好到京城投奔乾隆。后来,姑娘生病去世,乾隆传旨按公主的规制将其葬在了京西,相传就是今天公主坟的位置。 也有传说认为墓主是明末清初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顺治九年,李定国攻破桂林后,孔有德自尽,家人二十余口悉数被杀,仅余孔四贞一人。孝庄太后收养她为义女,被封和硕公主。孔四贞继父遗风,骁勇善战,不愧为巾帼英雄。死后按其公主的等级建造墓地,据说就是因此得名的公主坟。 <满族格格显真身> 就在各种关于公主坟的传说盛行民间之时,1965年北京计划修建地铁一号线,遇到了东西贯穿公主坟的问题。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只能大开膛式地施工,于是请了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

2 考历史资料考证,由此,才揭开了真正墓主的神秘面纱。 据史料记载,原来北京西郊的公主坟陵地里埋葬着两位公主,一位是清朝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另一位是嘉庆帝的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二人都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去世。这或许是二位公主葬于一处的原因。二人宝顶东西并列,坐北朝南。东边是三女儿庄敬,西边的是四女儿庄舒。有了史料的印证,公主坟主人的真面目终于浮出水面。 <立交桥下绿荫浓> 据记载,当年公主坟陵区很大,方圆十几亩,有围墙,树木繁茂,遮阴蔽日。墓前的享殿两侧有两排朝房,供游人休息。1965年修建地铁1号线时,这里曾建成“公主坟环形环岛”。当时还建有彩色灯光音乐喷水池,供人们休闲娱乐。1994年扩建三环路时,为了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建了立交桥,就是现在的新兴桥,只留下了一个街心公园。 现今保留的遗迹就剩下三公主墓前的享殿,后经翻建,基本保留原样,被海淀区人民政府1992年立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当年的公主坟,却早已荡然无存。